第250章细说外族(二)
另外由于高句丽人尚武惯战,有到处抢掠的恶习,由此构成了高句丽不断向外扩张的基础,公元前37年高句丽在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建国时,高句丽人已经在西汉郡县制的管辖之下生活了七十多年。到了王莽篡位之时,高句丽王被王莽贬为侯爵,说明其在西汉末为王国,东汉光武帝复其王号,也证实了高句丽在两汉时期的封国地位,随着高句丽的不断发展,东汉时期高句丽曾侵扰辽东、玄菟、乐浪等地,但这都属于边郡地方的冲突,高句丽作为大汉朝边郡封国的地位并没有改变。
也就是经过上百年的扩张,才形成了如今地域辽阔的高句丽,只是由于受到大汉的不断打压,高句丽便将其国都安置在了如今的丸都城,那里距离高句丽与大汉接壤的乐浪、玄莬两郡相距甚远,因此轻易不会遭到大汉军队的攻击,而近年来由于东汉朝廷的日渐衰落,也使得高句丽有了更多的机会,成为大汉北方除鲜卑之外的第二大外族势力。
目前的高句丽有百姓近四万户,人口也达到了近二十万,而由于他们不善耕种,因此除了妇女、老人和孩子,剩下的八万多人几乎都是士兵,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与高句丽相邻的扶余、沃沮甚至大汉的乐浪、玄莬等郡均遭受过高句丽人的攻击与抢掠,他们除了抢劫粮食财物,还大肆将这些地方的人口劫到高句丽的地盘上,也使得高句丽能在短短的近百年之间,人口便由最初的几万人增加到现在的近二十万人。
如今的高句丽王名为托力,乃是高句丽始祖朱蒙的后代,其人勇武有力,只是缺少智谋,但是手下有两名大臣很是得力,分别担任着高句丽王国的左右二辅之职,正是由于有了他们的辅佐,才使得如今的高句丽国力强盛,大有不日吞并北方的扶余、沃沮之势。
至于位于高句丽东方、乐浪郡东北方的沃沮,目前也是一个尚未形成国家的部落联盟,他们靠海而居,目前尚无整个部落的最高君王,而是各个部落都有首领酋长的阶段,沃沮人不擅种田,只是靠打猎捕鱼为生,因此居民勇猛善战,这也是他们多年来一直遭受高句丽王国的不断进攻,但是一直没被吞并消亡的原因。
位于乐浪郡以东的秽貊族,据史书记载,秽貊乃是肃慎最大的一个支系,原来是两个民族秽和貊,后来融合成为一个民族称为秽貊,也就是靺鞨族的前身,所以他们是通古斯族的主要祖先之一,相比于沃沮来说,秽貊已经跨过了原始部落的时期,进入了文明时代,秽貊人已经开始饲养猪、马、牛,又善于狩猎,以农业城栅为特点,从事农业和渔猎业,黍成为濊貊人的主要食粮,他们不同于北方逐水草而居的其他游牧民族,而是建立了固定的城栅,过着定居生的活,现在他们的首领被称为秽王,目前整个秽貊族有百姓两万余户,人口约十万人,其中军队有两万多人。
至于三韩的情况,钟繇所说的与老刘他们从金亨善那里了解的差不多,有了这些资料,对于幽州牧府将来如何制定北伐的计划,会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期间,戏志才与简雍也向钟繇问了一些不明白的地方,钟繇都给他们做了解释,令二人都很满意。
吕旷接着把乐浪郡目前的军事与军队建设,向老刘等人也做了一番汇报,目前乐浪郡有郡国兵两万人,分别驻扎在与周围外族接壤的城市之中,屯田军则已经达到了三万多人,成为乐浪郡国兵的有力后援,而郡国兵由于大都配备了幽州自产的精良护具和武器,再加上高强度的训练,战力已经明显高出了周围的这些外族的军队,只是由于数量有限,因此现在他们只能把守护领土作为第一要务,至于将来的扩张之事,那就要由幽州牧府来统一行动,才会顺利实现。
老刘于是把自己与戏志才、简雍商量好的建立军分区的事告诉了钟繇与吕旷二人,听说这里是将来第三军分区的指挥部所在,要担负起征服邻近几个外族的重任,二人都很兴奋,尤其是吕旷听说将来颜良要来担任统帅之职,心中更是高兴,他与颜良的关系不错,也知道颜良的武功和能力都高出自己很多,有了他的到来,自己就不用再那么操心了,毕竟他的能力有限,现在他身上的这些琐事已经把他累的够呛了。
在朝鲜城逗留了几天之后,老刘等人也把第三军分区的事情筹划妥当,等将来回了蓟县之后,便让颜良带着他的轻骑兵第二军开来乐浪,以第二军的一万人为基础,建立起幽州第三军分区,为了完成征服周遭外族的重任,第三军分区士兵的数量可以达到五万人,而所需的装备和武器都由州牧府统一提供,老刘等人都相信有了这支大军的存在,用不了一年,便可以把乐浪周围的几个外族灭掉,使得这些地方都成为大汉的领地。
几天之后,老刘已经把乐浪的一切事情安排妥当了,同时为了将来方便与三韩打交道,老刘把金亨善也留给了钟繇,这样以后可以派金亨善担任翻译,在与三韩进行贸易和发生纠纷时由他出面帮助解决。
为了看看幽州水军究竟有什么样的新式武器,钟繇和吕旷一直把老刘等人送到了列口港,然后二人也随着老刘上了水军中最大的那艘旗舰,为了今后便于指挥和联络,同时也是应周泰和蒋钦的要求,幽州水军的三艘巨型战船都被老刘命名了,最大的旗舰命名为洛阳号,而另外两艘分别命名为幽州号与襄平号,那些大型战船也同样以地名进行了命名,反正幽州有九个郡可供命名,相信等以后的战船再增加了,那就只好以幽州境内的县城来命名了。
上了洛阳号之后,钟繇与吕旷看到了甲板上安放的十几架巨弩与投石机,围着这些大型武器转了几圈之后,又向船上的水军士兵打听了如何利用这些武器对敌人进行攻击,知道了这些之后,二人都很兴奋,因为不管是在河里还是海上,拥有了这些远程攻击武器的幽州战船肯定是不可战胜的。
钟繇与吕旷二人又参观了幽州水军的其它各式战船,看到冲击舰和登陆船时,吕旷还没看出什么,钟繇则对主公的深谋远虑大为叹服,看来主公早就有大力发展幽州水军的打算,有主公在,当真是幽州百姓的福分,也是天下百姓的福分。
告别了钟繇吕旷和乐浪郡前来送行的文武官员,幽州水军的船队缓缓驶离了列口港,向大海深处而去。
当船队进入深海之后,老刘把戏志才、简雍和几员大将都叫到了船舱之中,然后对他们道:“诸位,我们已经对幽州境内的几个郡进行了巡查,效果还不错,我想现在我们先不回旅顺港,而是到我们幽州设在青州的东牟港去看看,我想了解一下那边的情况,你们以为如何?”
原来主公还有这个打算,戏志才和简雍当然同意,他们明白主公是想了解青州百姓的情况,虽然青州的黄巾军已经被平定了,但是那里还是有小股的黄巾军残部在活动,而今年青州还遭受了几十年一遇的旱灾,粮食收成很差,百姓如何度过冬天还是个问题,主公此去,估计还是冲着青州的那些难民去的,毕竟在现在的条件下,只有幽州才有足够的粮食养活更多的百姓,而有了这些人口,也会对幽州将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兵源和劳动力。
周泰与蒋钦也同意老刘的建议,他们现在才知道主公的本事,而他的叔叔周安现在担任了旗舰洛阳号的船长,他早就对周泰说过,刺史大人的学识渊博,自己虽然在水上漂泊几十年了,但是刺史大人的很多知识自己都不知道,所以能和老刘一起横渡大海,前往青州的东牟港,对他们来说还可以多向主公学习,使得自己二人指挥水军的本领得到提高。
剩下的几员大将当然也愿意,他们这些天在海上航行虽然开始时因为晕船而感觉很不舒服,现在已经基本习惯了,而太史慈听说要去东牟更是激动万分,因为他的家就在东莱郡的黄县,离东牟也就一百里的距离,现在他的母亲孤身一人留在黄县,虽然自己前年跟着颜良和吕翔投奔老刘之时,颜良给自己的母亲留下了不少钱财,但是毕竟一个妇道人家,在这兵荒马乱的年头如何生存很不容易,所以太史慈打定了主意,这次一定要把母亲接到幽州去,跟自己过上安定幸福的好日子。
于是太史慈对老刘道:“主公,这次去东牟,慈想回家中看看母亲,还望主公应允,要是可能的话,我想把我母亲接回幽州,还请主公恩准。”
老刘这才想起太史慈的家就在东莱的黄县,自己这次到了东牟,一定要和太史慈一起去他的家中看看,同时也让他把母亲接到船上,一起返回幽州,这样没有了后顾之忧,太史慈以后也就能更加死心塌地的为自己出力,所以他连忙对太史慈道:“子义有此孝心,我如何能不同意,这样吧,等我们到了东牟之后,我与子义一道,去黄县将你的母亲接来,一同回转幽州,这样,子义以后也就能经常在母亲的膝下尽为人子女的孝道,子义看这样可好?”
也就是经过上百年的扩张,才形成了如今地域辽阔的高句丽,只是由于受到大汉的不断打压,高句丽便将其国都安置在了如今的丸都城,那里距离高句丽与大汉接壤的乐浪、玄莬两郡相距甚远,因此轻易不会遭到大汉军队的攻击,而近年来由于东汉朝廷的日渐衰落,也使得高句丽有了更多的机会,成为大汉北方除鲜卑之外的第二大外族势力。
目前的高句丽有百姓近四万户,人口也达到了近二十万,而由于他们不善耕种,因此除了妇女、老人和孩子,剩下的八万多人几乎都是士兵,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与高句丽相邻的扶余、沃沮甚至大汉的乐浪、玄莬等郡均遭受过高句丽人的攻击与抢掠,他们除了抢劫粮食财物,还大肆将这些地方的人口劫到高句丽的地盘上,也使得高句丽能在短短的近百年之间,人口便由最初的几万人增加到现在的近二十万人。
如今的高句丽王名为托力,乃是高句丽始祖朱蒙的后代,其人勇武有力,只是缺少智谋,但是手下有两名大臣很是得力,分别担任着高句丽王国的左右二辅之职,正是由于有了他们的辅佐,才使得如今的高句丽国力强盛,大有不日吞并北方的扶余、沃沮之势。
至于位于高句丽东方、乐浪郡东北方的沃沮,目前也是一个尚未形成国家的部落联盟,他们靠海而居,目前尚无整个部落的最高君王,而是各个部落都有首领酋长的阶段,沃沮人不擅种田,只是靠打猎捕鱼为生,因此居民勇猛善战,这也是他们多年来一直遭受高句丽王国的不断进攻,但是一直没被吞并消亡的原因。
位于乐浪郡以东的秽貊族,据史书记载,秽貊乃是肃慎最大的一个支系,原来是两个民族秽和貊,后来融合成为一个民族称为秽貊,也就是靺鞨族的前身,所以他们是通古斯族的主要祖先之一,相比于沃沮来说,秽貊已经跨过了原始部落的时期,进入了文明时代,秽貊人已经开始饲养猪、马、牛,又善于狩猎,以农业城栅为特点,从事农业和渔猎业,黍成为濊貊人的主要食粮,他们不同于北方逐水草而居的其他游牧民族,而是建立了固定的城栅,过着定居生的活,现在他们的首领被称为秽王,目前整个秽貊族有百姓两万余户,人口约十万人,其中军队有两万多人。
至于三韩的情况,钟繇所说的与老刘他们从金亨善那里了解的差不多,有了这些资料,对于幽州牧府将来如何制定北伐的计划,会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期间,戏志才与简雍也向钟繇问了一些不明白的地方,钟繇都给他们做了解释,令二人都很满意。
吕旷接着把乐浪郡目前的军事与军队建设,向老刘等人也做了一番汇报,目前乐浪郡有郡国兵两万人,分别驻扎在与周围外族接壤的城市之中,屯田军则已经达到了三万多人,成为乐浪郡国兵的有力后援,而郡国兵由于大都配备了幽州自产的精良护具和武器,再加上高强度的训练,战力已经明显高出了周围的这些外族的军队,只是由于数量有限,因此现在他们只能把守护领土作为第一要务,至于将来的扩张之事,那就要由幽州牧府来统一行动,才会顺利实现。
老刘于是把自己与戏志才、简雍商量好的建立军分区的事告诉了钟繇与吕旷二人,听说这里是将来第三军分区的指挥部所在,要担负起征服邻近几个外族的重任,二人都很兴奋,尤其是吕旷听说将来颜良要来担任统帅之职,心中更是高兴,他与颜良的关系不错,也知道颜良的武功和能力都高出自己很多,有了他的到来,自己就不用再那么操心了,毕竟他的能力有限,现在他身上的这些琐事已经把他累的够呛了。
在朝鲜城逗留了几天之后,老刘等人也把第三军分区的事情筹划妥当,等将来回了蓟县之后,便让颜良带着他的轻骑兵第二军开来乐浪,以第二军的一万人为基础,建立起幽州第三军分区,为了完成征服周遭外族的重任,第三军分区士兵的数量可以达到五万人,而所需的装备和武器都由州牧府统一提供,老刘等人都相信有了这支大军的存在,用不了一年,便可以把乐浪周围的几个外族灭掉,使得这些地方都成为大汉的领地。
几天之后,老刘已经把乐浪的一切事情安排妥当了,同时为了将来方便与三韩打交道,老刘把金亨善也留给了钟繇,这样以后可以派金亨善担任翻译,在与三韩进行贸易和发生纠纷时由他出面帮助解决。
为了看看幽州水军究竟有什么样的新式武器,钟繇和吕旷一直把老刘等人送到了列口港,然后二人也随着老刘上了水军中最大的那艘旗舰,为了今后便于指挥和联络,同时也是应周泰和蒋钦的要求,幽州水军的三艘巨型战船都被老刘命名了,最大的旗舰命名为洛阳号,而另外两艘分别命名为幽州号与襄平号,那些大型战船也同样以地名进行了命名,反正幽州有九个郡可供命名,相信等以后的战船再增加了,那就只好以幽州境内的县城来命名了。
上了洛阳号之后,钟繇与吕旷看到了甲板上安放的十几架巨弩与投石机,围着这些大型武器转了几圈之后,又向船上的水军士兵打听了如何利用这些武器对敌人进行攻击,知道了这些之后,二人都很兴奋,因为不管是在河里还是海上,拥有了这些远程攻击武器的幽州战船肯定是不可战胜的。
钟繇与吕旷二人又参观了幽州水军的其它各式战船,看到冲击舰和登陆船时,吕旷还没看出什么,钟繇则对主公的深谋远虑大为叹服,看来主公早就有大力发展幽州水军的打算,有主公在,当真是幽州百姓的福分,也是天下百姓的福分。
告别了钟繇吕旷和乐浪郡前来送行的文武官员,幽州水军的船队缓缓驶离了列口港,向大海深处而去。
当船队进入深海之后,老刘把戏志才、简雍和几员大将都叫到了船舱之中,然后对他们道:“诸位,我们已经对幽州境内的几个郡进行了巡查,效果还不错,我想现在我们先不回旅顺港,而是到我们幽州设在青州的东牟港去看看,我想了解一下那边的情况,你们以为如何?”
原来主公还有这个打算,戏志才和简雍当然同意,他们明白主公是想了解青州百姓的情况,虽然青州的黄巾军已经被平定了,但是那里还是有小股的黄巾军残部在活动,而今年青州还遭受了几十年一遇的旱灾,粮食收成很差,百姓如何度过冬天还是个问题,主公此去,估计还是冲着青州的那些难民去的,毕竟在现在的条件下,只有幽州才有足够的粮食养活更多的百姓,而有了这些人口,也会对幽州将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兵源和劳动力。
周泰与蒋钦也同意老刘的建议,他们现在才知道主公的本事,而他的叔叔周安现在担任了旗舰洛阳号的船长,他早就对周泰说过,刺史大人的学识渊博,自己虽然在水上漂泊几十年了,但是刺史大人的很多知识自己都不知道,所以能和老刘一起横渡大海,前往青州的东牟港,对他们来说还可以多向主公学习,使得自己二人指挥水军的本领得到提高。
剩下的几员大将当然也愿意,他们这些天在海上航行虽然开始时因为晕船而感觉很不舒服,现在已经基本习惯了,而太史慈听说要去东牟更是激动万分,因为他的家就在东莱郡的黄县,离东牟也就一百里的距离,现在他的母亲孤身一人留在黄县,虽然自己前年跟着颜良和吕翔投奔老刘之时,颜良给自己的母亲留下了不少钱财,但是毕竟一个妇道人家,在这兵荒马乱的年头如何生存很不容易,所以太史慈打定了主意,这次一定要把母亲接到幽州去,跟自己过上安定幸福的好日子。
于是太史慈对老刘道:“主公,这次去东牟,慈想回家中看看母亲,还望主公应允,要是可能的话,我想把我母亲接回幽州,还请主公恩准。”
老刘这才想起太史慈的家就在东莱的黄县,自己这次到了东牟,一定要和太史慈一起去他的家中看看,同时也让他把母亲接到船上,一起返回幽州,这样没有了后顾之忧,太史慈以后也就能更加死心塌地的为自己出力,所以他连忙对太史慈道:“子义有此孝心,我如何能不同意,这样吧,等我们到了东牟之后,我与子义一道,去黄县将你的母亲接来,一同回转幽州,这样,子义以后也就能经常在母亲的膝下尽为人子女的孝道,子义看这样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