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反派的逆袭 第104节
李慕之所以速度能跟上他,是因为李慕修为比他高了太多。
若是在同等修为下,那李慕绝对没有曹青葵快。
因为《葵花宝典》的心法核心,就是追求一个速度,各种意义上的速度。
原版《葵花宝典》在双修的情况下,修行速度之快简直匪夷所思。
而且其同样是阴阳平衡,并无偏颇之处。
李慕因九阳大成时,全身经脉窍穴俱通,兼修《葵花宝典》没有任何问题。
修炼这门功法,积蓄真气的速度快了数倍,真气凝炼压缩的效率也大增。
在李慕看来,原版《葵花宝典》根本就不像是寻常武道功法,更像是修真功法,大抵与逍遥子所修《逍遥御风》同级。
单人修炼的太监功法,根本就是买椟还珠,走入了歧途。
唯一对李慕来说有些不便的是,修炼这门功法,必须要有一个女子配合,这女子资质悟性还不能差了。
换句话说,他日后轮回置换,每到一个世界,都得先找个资质悟性不凡的媳妇才能修炼这门功法。
不过这也算不上什么为难之事,即便实在找不到合适的高资质媳妇,他还可以修炼龙象般若功,不至于浪费时间。
第一百二十一章 剧情结束 回归
正月底,李慕接到太皇太后秘旨,兵马粮草已调动完毕。
三月初宋军将从绥州、宥州、原州、兰州,分四路同时进攻西夏,让李慕率长空剑派全力协助。
李慕立刻做出反应,他先给萧峰去了封信,随后派出五百精英弟子、八百内门弟子、一千六百外门弟子。
这将近三千人,同样分为四路,分别前往四州之地配合宋军作战。
他和阮星竹亲自带一队人前往兰州,助种家军从西夏边境会州北进。
跟大宋西军最为精锐一样,会州的西夏边军,同样是西夏最能打的军队。
平时他们跟大宋西军摩擦不断,宋军拿他们练兵,他们又何尝不是借宋军练兵?
最硬的骨头,李慕当然要亲自来啃。
另一边比较棘手的是绥州,这是大宋距离兴庆府最近的一个州,面对的西夏军同样十分精锐,且西夏派驻有重兵把守。
这一路人马则是由曹青葵带队,八名李慕的亲传弟子跟随。
原州则是由萧峰和阿朱带队,虽然他如今是丐帮帮主,但对外战争时,李慕同样会让他带一队长空弟子出击。
至于丐帮长老,则是带一队丐帮高手,负责最轻松的宥州。
他们这些武林高手,将会是最先发起攻击的单位。
不过不是正面攻击,而是趁夜进行无孔不入的刺杀,同时在宋军发起进攻时夺占城门,替宋军开门。
长空弟子都懂得壁虎游墙功,城墙根本挡不住他们。
一个月后,各方全部到位,大宋正式对西夏发起全面战争。
而这场战争才刚一开始,西夏就基本上已经输了。
因为在开战之后短短数日之内,西夏就有大量将领被刺杀,军队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宋军一来便即溃散。
他们不是没有防备,当年已经吃过一次亏,他们又怎么可能不吸取教训?
可惜没有用,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安排都显得那样脆弱。
九年前的长空弟子,就已经能对他们进行防不胜防的刺杀。
如今九年过去,当年参战后活下来的那批人,功力更加深厚,武艺更加精深。
西夏高手又几乎已经被长空剑派屠戮殆尽,此消彼长下,他们哪里还有抵抗能力?
有长空剑派开道,宋军的脚步几乎没有受到任何阻拦,完全从一开始就是打顺风仗。
尤其是兰州西军,他们距离兴庆府最远,进军速度反而最快。
因为有李慕夫妇在,他们连城门都无须夺,毕竟夺城门也是要付出伤亡代价的。
李慕往往是以剑芒刺入城门中,直接将门闩斩断,强行打开城门。
随后与阮星竹率先杀进城中,一顿剑气泼洒,堵城门的守军就基本上七零八落,种家军紧随其后杀进城门,一鼓而下。
一个多月后,大宋西军便杀至兴庆府,而此时西夏皇帝和小梁太后,早已率皇室撤离兴庆府西逃。
种家军拿下率先攻入敌都城的头功,数日之后,四路大军共计六十余万人马,在兴庆府会师。
留下必要的占领队伍后,宋军一路向西横推,西凉府、甘州、肃州、沙州……
河套地区跟河西走廊相继落入宋军控制,捷报如雪花一般飞入汴梁,朝堂之上一片欢欣鼓舞,对太皇太后歌功颂德。
但太皇太后明白,若无长空剑派相助,这仗不会打得那么顺利,心里对李慕是十分感激的。
西夏皇帝和残余军队,被宋军一路追着撵出玉门关外,逃亡西域,西夏国宣告灭亡,宋军止步于玉门关。
用了大半年时间,西夏全境被大宋占领,成为大宋领土。
当年十月底,宋军班师凯旋,西夏国土留下四十万宋军驻守。
一众宋军将领回京接受封赏,长空弟子和丐帮弟子却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各自返回梁山和洛阳。
作为江湖门派和帮派,朝廷自然不好封赏。
但太皇太后也给长空剑派和丐帮,赏赐了大量钱财,这是朝廷唯一能做出的表示。
同时太皇太后效仿神宗,以皇帝赵煦的名义,派人给长空剑派送去一块牌匾,盖上玉玺的那种。
牌匾上是四个烫金大字:盖世巨侠。
这巨侠之称,以前只是江湖中人对李慕的尊敬,如今算是获得了官方认可。
如此一来,不仅是江湖中人称他为巨侠,连朝堂文武百官见到他,也不能再叫李先生,而是得称一声李巨侠。
这是皇室亲封的盖世巨侠,谁敢无视?
与这块牌匾一同送来的,还有一块“丹书铁券”。
其上写明,李慕执此丹书铁券,在犯除谋反外的其他国法罪责时,可免三死,子孙可免一死,若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
也就是说,李慕除非是造反,否则大宋的国法便管不到他头上去,其他死罪可免三次,普通罪名直接就无罪。
有了这块丹书铁券,他在大宋完全可以横着走。
在朝堂文武百官看来,这是皇室对李慕最大的信任和恩典。
而在江湖中人看来,这丹书铁券就是一个笑话。
以长空剑派如今的势力,和李慕本人的绝世武功,国法本身就已经管不到他,所以铁券上写的全都是废话。
但李慕还是十分高兴的,这至少表示,太皇太后不是什么白眼狼,付出终有回报。
……
国战结束后的第二年春,萧峰与阿朱成亲,同年段正明禅位,到天龙寺出家为僧,段誉登基为帝。
直到此时他才说出,自己的生父并非镇南王,而是太上皇段延庆。
大理百官虽然惊异,却并未怀疑什么,甚至许多事都变得豁然开朗。
此时段正淳已死,段正明也出家,大理现在由段誉做主,他的生父还是大宋李巨侠,谁敢多说废话?
段誉封木婉清为大理皇后,秦红棉也被接回大理侍奉。
刀白凤在段正淳死时就已经正式出家,做了个坤道。
从此以后,段誉勤于国事,倒是没机会再出去沾花惹草。
最后也只是将找来大理的钟灵封为贵妃,自此执政大理,极少再外出。
下半年九月,大宋太皇太后驾薨,终年六十二岁,谥号宣仁圣烈皇后,与英宗合葬永厚陵。
十八岁的赵煦终于亲政,他第一时间便将李慕请来皇宫议事。
汴梁皇宫,福宁宫。
这是大宋皇帝的寝宫,赵煦将李慕请来此处,而不是在崇政殿见他,对他可谓是极为亲近。
“草民李慕,见过官家。”
因为是私下会面,便无须称呼陛下,可以直接叫官家。
赵煦连忙上前扶起李慕,道:“李先生快快请起,咱们私下见面,不必多礼。”
李慕欣然道:“谢官家。”
赵煦对李慕道:“李先生,朕请你来皇宫,是想向你请教,今后大宋该何去何从?”
李慕哑然失笑道:“这个问题,官家更应该去问文武百官才对,草民一介武夫,哪能置喙国事?”
赵煦摆手道:“朝堂上那帮大臣之言,都是书生迂腐之见,济得什么大事?”
“皇祖母执政这些年,国家大事都误在一帮胆小怕事的腐儒手中,他们自称君子,其实都是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小人。”
“李先生也不必自谦,朕看得出来,先生是胸有丘壑之人,与那帮腐儒截然不同,朕想听听你的真知灼见,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李慕眼中闪过激赏之意,忍不住在福宁宫中朗声大笑,“官家果然没让草民失望,两年前初见官家,草民便已看出,官家是个能成大事的君王。”
终究是少年人,听到李慕这番话,赵煦脸上浮现出一抹激动的红润,笑道:“先生当真如此认为?”
李慕叹道:“草民在官家身上,看到了先帝的影子,草民相信,官家定能继承先帝遗志,开创不世基业。”
赵煦对李慕欠身道:“还请先生教朕。”
李慕扶起赵煦,神色一整,道:“既然官家要草民说,那草民便与官家说几句肺腑之言,若言语有不当之处,还请官家恕罪。”
赵煦正色道:“先生请尽管直言,朕恕你无罪。”
李慕略一沉吟,开口道:“大宋立国一百三十余年,如今积弊甚多,若想彻底扭转乾坤,开创如贞观之治那样的盛世,变法改革势在必行。”
“大宋如今最大的时弊,便是重文轻武,太祖皇帝以武得天下,所以担心后人效仿,因此定下强文弱武的基本国策。”
“对于太祖皇帝所在那个时代来说,这并没有错,因为他生存的那个年代,本就是天下大乱,军阀混战的年代。”
“那时的文人地位普遍不高,手里有军队便有权势,节度使们军政一把抓,便是一方诸侯。”
若是在同等修为下,那李慕绝对没有曹青葵快。
因为《葵花宝典》的心法核心,就是追求一个速度,各种意义上的速度。
原版《葵花宝典》在双修的情况下,修行速度之快简直匪夷所思。
而且其同样是阴阳平衡,并无偏颇之处。
李慕因九阳大成时,全身经脉窍穴俱通,兼修《葵花宝典》没有任何问题。
修炼这门功法,积蓄真气的速度快了数倍,真气凝炼压缩的效率也大增。
在李慕看来,原版《葵花宝典》根本就不像是寻常武道功法,更像是修真功法,大抵与逍遥子所修《逍遥御风》同级。
单人修炼的太监功法,根本就是买椟还珠,走入了歧途。
唯一对李慕来说有些不便的是,修炼这门功法,必须要有一个女子配合,这女子资质悟性还不能差了。
换句话说,他日后轮回置换,每到一个世界,都得先找个资质悟性不凡的媳妇才能修炼这门功法。
不过这也算不上什么为难之事,即便实在找不到合适的高资质媳妇,他还可以修炼龙象般若功,不至于浪费时间。
第一百二十一章 剧情结束 回归
正月底,李慕接到太皇太后秘旨,兵马粮草已调动完毕。
三月初宋军将从绥州、宥州、原州、兰州,分四路同时进攻西夏,让李慕率长空剑派全力协助。
李慕立刻做出反应,他先给萧峰去了封信,随后派出五百精英弟子、八百内门弟子、一千六百外门弟子。
这将近三千人,同样分为四路,分别前往四州之地配合宋军作战。
他和阮星竹亲自带一队人前往兰州,助种家军从西夏边境会州北进。
跟大宋西军最为精锐一样,会州的西夏边军,同样是西夏最能打的军队。
平时他们跟大宋西军摩擦不断,宋军拿他们练兵,他们又何尝不是借宋军练兵?
最硬的骨头,李慕当然要亲自来啃。
另一边比较棘手的是绥州,这是大宋距离兴庆府最近的一个州,面对的西夏军同样十分精锐,且西夏派驻有重兵把守。
这一路人马则是由曹青葵带队,八名李慕的亲传弟子跟随。
原州则是由萧峰和阿朱带队,虽然他如今是丐帮帮主,但对外战争时,李慕同样会让他带一队长空弟子出击。
至于丐帮长老,则是带一队丐帮高手,负责最轻松的宥州。
他们这些武林高手,将会是最先发起攻击的单位。
不过不是正面攻击,而是趁夜进行无孔不入的刺杀,同时在宋军发起进攻时夺占城门,替宋军开门。
长空弟子都懂得壁虎游墙功,城墙根本挡不住他们。
一个月后,各方全部到位,大宋正式对西夏发起全面战争。
而这场战争才刚一开始,西夏就基本上已经输了。
因为在开战之后短短数日之内,西夏就有大量将领被刺杀,军队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宋军一来便即溃散。
他们不是没有防备,当年已经吃过一次亏,他们又怎么可能不吸取教训?
可惜没有用,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安排都显得那样脆弱。
九年前的长空弟子,就已经能对他们进行防不胜防的刺杀。
如今九年过去,当年参战后活下来的那批人,功力更加深厚,武艺更加精深。
西夏高手又几乎已经被长空剑派屠戮殆尽,此消彼长下,他们哪里还有抵抗能力?
有长空剑派开道,宋军的脚步几乎没有受到任何阻拦,完全从一开始就是打顺风仗。
尤其是兰州西军,他们距离兴庆府最远,进军速度反而最快。
因为有李慕夫妇在,他们连城门都无须夺,毕竟夺城门也是要付出伤亡代价的。
李慕往往是以剑芒刺入城门中,直接将门闩斩断,强行打开城门。
随后与阮星竹率先杀进城中,一顿剑气泼洒,堵城门的守军就基本上七零八落,种家军紧随其后杀进城门,一鼓而下。
一个多月后,大宋西军便杀至兴庆府,而此时西夏皇帝和小梁太后,早已率皇室撤离兴庆府西逃。
种家军拿下率先攻入敌都城的头功,数日之后,四路大军共计六十余万人马,在兴庆府会师。
留下必要的占领队伍后,宋军一路向西横推,西凉府、甘州、肃州、沙州……
河套地区跟河西走廊相继落入宋军控制,捷报如雪花一般飞入汴梁,朝堂之上一片欢欣鼓舞,对太皇太后歌功颂德。
但太皇太后明白,若无长空剑派相助,这仗不会打得那么顺利,心里对李慕是十分感激的。
西夏皇帝和残余军队,被宋军一路追着撵出玉门关外,逃亡西域,西夏国宣告灭亡,宋军止步于玉门关。
用了大半年时间,西夏全境被大宋占领,成为大宋领土。
当年十月底,宋军班师凯旋,西夏国土留下四十万宋军驻守。
一众宋军将领回京接受封赏,长空弟子和丐帮弟子却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各自返回梁山和洛阳。
作为江湖门派和帮派,朝廷自然不好封赏。
但太皇太后也给长空剑派和丐帮,赏赐了大量钱财,这是朝廷唯一能做出的表示。
同时太皇太后效仿神宗,以皇帝赵煦的名义,派人给长空剑派送去一块牌匾,盖上玉玺的那种。
牌匾上是四个烫金大字:盖世巨侠。
这巨侠之称,以前只是江湖中人对李慕的尊敬,如今算是获得了官方认可。
如此一来,不仅是江湖中人称他为巨侠,连朝堂文武百官见到他,也不能再叫李先生,而是得称一声李巨侠。
这是皇室亲封的盖世巨侠,谁敢无视?
与这块牌匾一同送来的,还有一块“丹书铁券”。
其上写明,李慕执此丹书铁券,在犯除谋反外的其他国法罪责时,可免三死,子孙可免一死,若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
也就是说,李慕除非是造反,否则大宋的国法便管不到他头上去,其他死罪可免三次,普通罪名直接就无罪。
有了这块丹书铁券,他在大宋完全可以横着走。
在朝堂文武百官看来,这是皇室对李慕最大的信任和恩典。
而在江湖中人看来,这丹书铁券就是一个笑话。
以长空剑派如今的势力,和李慕本人的绝世武功,国法本身就已经管不到他,所以铁券上写的全都是废话。
但李慕还是十分高兴的,这至少表示,太皇太后不是什么白眼狼,付出终有回报。
……
国战结束后的第二年春,萧峰与阿朱成亲,同年段正明禅位,到天龙寺出家为僧,段誉登基为帝。
直到此时他才说出,自己的生父并非镇南王,而是太上皇段延庆。
大理百官虽然惊异,却并未怀疑什么,甚至许多事都变得豁然开朗。
此时段正淳已死,段正明也出家,大理现在由段誉做主,他的生父还是大宋李巨侠,谁敢多说废话?
段誉封木婉清为大理皇后,秦红棉也被接回大理侍奉。
刀白凤在段正淳死时就已经正式出家,做了个坤道。
从此以后,段誉勤于国事,倒是没机会再出去沾花惹草。
最后也只是将找来大理的钟灵封为贵妃,自此执政大理,极少再外出。
下半年九月,大宋太皇太后驾薨,终年六十二岁,谥号宣仁圣烈皇后,与英宗合葬永厚陵。
十八岁的赵煦终于亲政,他第一时间便将李慕请来皇宫议事。
汴梁皇宫,福宁宫。
这是大宋皇帝的寝宫,赵煦将李慕请来此处,而不是在崇政殿见他,对他可谓是极为亲近。
“草民李慕,见过官家。”
因为是私下会面,便无须称呼陛下,可以直接叫官家。
赵煦连忙上前扶起李慕,道:“李先生快快请起,咱们私下见面,不必多礼。”
李慕欣然道:“谢官家。”
赵煦对李慕道:“李先生,朕请你来皇宫,是想向你请教,今后大宋该何去何从?”
李慕哑然失笑道:“这个问题,官家更应该去问文武百官才对,草民一介武夫,哪能置喙国事?”
赵煦摆手道:“朝堂上那帮大臣之言,都是书生迂腐之见,济得什么大事?”
“皇祖母执政这些年,国家大事都误在一帮胆小怕事的腐儒手中,他们自称君子,其实都是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小人。”
“李先生也不必自谦,朕看得出来,先生是胸有丘壑之人,与那帮腐儒截然不同,朕想听听你的真知灼见,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李慕眼中闪过激赏之意,忍不住在福宁宫中朗声大笑,“官家果然没让草民失望,两年前初见官家,草民便已看出,官家是个能成大事的君王。”
终究是少年人,听到李慕这番话,赵煦脸上浮现出一抹激动的红润,笑道:“先生当真如此认为?”
李慕叹道:“草民在官家身上,看到了先帝的影子,草民相信,官家定能继承先帝遗志,开创不世基业。”
赵煦对李慕欠身道:“还请先生教朕。”
李慕扶起赵煦,神色一整,道:“既然官家要草民说,那草民便与官家说几句肺腑之言,若言语有不当之处,还请官家恕罪。”
赵煦正色道:“先生请尽管直言,朕恕你无罪。”
李慕略一沉吟,开口道:“大宋立国一百三十余年,如今积弊甚多,若想彻底扭转乾坤,开创如贞观之治那样的盛世,变法改革势在必行。”
“大宋如今最大的时弊,便是重文轻武,太祖皇帝以武得天下,所以担心后人效仿,因此定下强文弱武的基本国策。”
“对于太祖皇帝所在那个时代来说,这并没有错,因为他生存的那个年代,本就是天下大乱,军阀混战的年代。”
“那时的文人地位普遍不高,手里有军队便有权势,节度使们军政一把抓,便是一方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