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434节
“赵思绾所谋,乃逆天之举,此天所不能容之!”张藏英忍不住流露出鄙视之情。
在他们这些燕军老人看来,内部的矛盾,可以内部解决,似赵思绾之中纯因一己之私利私欲,里通外国,是不能容忍的。再者,做过契丹的顺臣,今臣服中原已久,相较之下,他们还是更愿意做大汉的臣属。
而赵匡赞发此叹,也只是有所感慨罢了。事实上,即便没有赵炎那档子事,赵思绾成功的可能性也不是很高。不说燕王安排的后手,朝廷那边对赵思绾又岂无防备,此前,若非有赵匡赞的维护,观察使高防早找机会将赵思绾给谋划至死了。
二将退下后,一名中年官员走了进来,面容清瘦,留有几绺胡须,气度从容。其人名叫宋琪,时任燕王府长史,相比于高防,此人才是协助赵匡赞处理民政事务的第一文臣,此番赵思绾事发,赵匡赞让宋琪去负责审理。
而其人,早年是契丹的进士,为赵延寿的僚属。说起来,赵延寿留给赵匡赞的军政资源,堪称丰富。
第207章 燕王心迹
“大王,经臣连续审查,鞫问党羽,共得赵思绾罪状十条,这是罪供,请大王审阅!”宋琪向赵匡赞禀道。
事态严重紧急,宜从权变,是故宋琪断事,也是从快,估计也熬了一整夜。看着他手中那一摞的案卷,赵匡赞问道:“赵思绾都认了吗?”
“供认不讳!”宋琪答道。
招了招手,赵匡赞接过案卷稍微看了看,表情倒还算平静。虽然宋琪共列了赵思绾罪状十条,但核心只有两条,一是密通契丹、阴谋作乱,二则是残忍好杀、草菅人命,至于其他什么贪污、伤人、奸淫、巧取、豪夺之类的,都是“小问题”了。
即便如此,看完宋琪的总结,赵匡赞的表情仍旧不免沉凝。尤其看到,赵思绾在这些年间,私下里杀人取乐,恣意戮害百姓是73人,赵匡赞威严的面容间更是怒意涌动,狠狠地拍了下大案,厉声道:
“孤素知赵思绾凶狠,却仍未料到,其竟残忍若厮。使无辜百姓,亡于其手,而未能及时发觉纠正,是孤之过也。孤的身边,竟然长期蛰伏着如此豺狼,思之后怕啊!”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赵思绾心如蛇蝎,作恶多端,自取灭亡,此之谓也。天都难以挽救他,今为大王所擒,亦是上天欲假大王之手,为民除害,惩治此大恶之徒……”宋琪向赵匡赞说道。
闻之,赵匡赞却摇了摇头,纠正道:“孤何德何能,岂敢代表天意?如宋公之言,赵思绾咎由自取罢了。再者,孤此前对其多加宽纵容忍,燕民之难,亦有孤的罪过!”
“大王有此心,堪称仁德,不必过于自责!今能纠察其行,批捕问罪,使其不再为害,可见大王之明睿!”宋琪拱手夸赞道。
对于宋琪这样的士大夫而言,赵匡赞这种引咎自责、揽罪己身的品德,是值得赞扬的,也符合他们的价值观。如果每个君主,都有这等觉悟,世间岂不是士大夫的极乐世界?
扬了扬手,赵匡赞恢复了严肃,吩咐道:“时下,边情有变,战端或发于迅雷之间,当以守御幽州为要。赵思绾暂且收押,等时局安稳后,再依法处置,给军民一个交代。”
“是!”宋琪应命,抬首,又请示道:“大王,幽州职吏之中,平日有不少与赵思绾往从甚密者,其府上也有一些才士,而今这些人,都已成擒,如何处置,还请大王示下!”
闻言,赵匡赞瞥了宋琪一眼,稍作沉吟,说道:“这些人,就交由宋雄仔细审查,无罪释,有罪罚!”
“是!”宋琪面上露出少许的郁闷。
宋雄乃是与宋琪并称“二宋”的幽燕名士,涉猎文史,善谈论,有气节,士流多推许之。时任幽州判官,素来断事公正,从无偏私。
看着宋琪,赵匡赞又说道:“倘若大战起,幽燕的民力、钱粮、布帛、军器,都需你主持调度,这些事务,再没有比你更熟悉更能胜任的了!”
听这话,宋琪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神色,拜道:“多谢大王委重,在下必竭力以报!”
收回落在宋琪身上的目光,赵匡赞心中却微微一叹,面前这位,堪称干才,佐弼自己多年,建树颇多,以其才干,就是为大国之相,也是没有太大问题。就是爱揽权,好结党,多少令主君不喜,赵匡赞已经是宽容的了,能重其才干,而容其小节。
“大王,那赵思绾想要求见!”告退前,宋琪向赵匡赞禀道。
“他还有何话想同孤说?”闻之,赵匡赞忍不住嗤笑一句,不过稍加考虑,还是说道:“命人把他带上堂来吧!”
“是!”
没有等太久,伴着一阵镣铐的拖动声,赵思绾被两名孔武有力的卫士,押上堂间。镣铐加身,毕竟赵思绾确实颇负勇力,以免其暴起发难。
此时的赵思绾,还穿着一身锦服,只是一身贵袍,并不能掩饰他的狼狈。见到赵匡赞,还是行了个礼,然后倨傲地站着。
见其这副姿态,赵匡赞怒由心起,死死地盯着他:“你追随我父子凡二十余载,孤念你多年效力之功,这些年来,可曾薄待于你?却不料你豺狼心性,背主忘恩,竟欲引辽军南下,谋取幽州,害我性命!”
面对赵匡赞的诘问,赵思绾却笑了笑:“大王此言,有失偏颇。先王也曾投靠契丹,为其大臣,替其守治幽燕,契丹灭晋,先王亦统率我等,从征立功。大王能有今日的地位,也是遗泽于先王,从效力契丹开始就有所铺垫。
先王能够做得,我赵思绾为何做不得?大王要做朝廷的顺臣,我一直颇不以为然,向使大王当初能够听取我的建议,我又何至于此!”
“呵!好一番悖言逆论,你狼子野心,竟至于厮!”听其狂言,尤其是对自己亡父评头论足,赵匡赞更生愤怒,冷笑道。
赵思绾也是放开了,昂首道:“我赵思绾,跟随大王,也是出生入死,战场之上,哪次不是身先士卒,亡命搏杀。先王病故,又是谁护送大王北上接位,力保王驾?契丹南寇,带领将士,与之浴血对抗的,还是我赵某人!
大王对我确实有恩,但我也以死报之!即便如此,我也决定,功成之后,留大王一命,绝无害你性命之意!”
听他这么说,赵匡赞以一种审视的目光看着他,道:“如此说来,还是孤薄待于你,还要感谢你对孤的宽仁吗?”
赵思绾默然几许,尔后道:“只可惜,我筹谋多时,竟坏于一下吏之手,又为心腹所叛,以致功败垂成。”
“你以为你失败的原因,仅在于此吗?”听其言,赵匡赞讽刺道:“自以为是,不识大体,看不清时局变化,看不见人心向背,意以一己私欲而行逆天之举,焉能不败!”
“罢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赵思绾闷着声音说道。
赵匡赞却是眉头一挑,讥笑道:“你主动求见孤,就是为了在孤面前,发此一番狂言厥词吗?”
闻言,赵思绾这下收敛了许多,迎着燕王的目光,跪倒在地,抱拳说:“大王,我自知罪责重大,族诛也不为过,并无求活之心,我有三个儿子,两子年长,享受了我的福荫,可随我伏法。
唯有幼子,岁不满一年,唯望大王能够全其一命,给我留下一丝血脉。至于我,听凭大王处置,无论何种死法,都无怨言。
若有来世,我仍愿效力于大王!”
赵思绾这番话,倒也发乎于肺腑,带着几分真情,这个滚刀肉的般的武夫,终究还是有其记挂的地方。微微一叹,赵匡赞说:“孤不至于害一孺子!”
这算是答允赵思绾留他一血脉,悉之,赵思绾以头磕地:“拜谢大王!”
直起身,赵思绾再度郑重地说:“大王,请再听我最后一言,务必警惕朝廷。燕军自成一系,迟早为朝廷所忌,还请当心!”
赵思绾显然是彻底钻进牛角尖,到死都拔不出来了。赵匡赞则道:“此事,孤自有主张,就不必你再费心了!”
等赵思绾被带下去,赵匡赞又是一叹,毕竟是多年追随的宿将,落个这样的结局,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事实上,对于燕军的处境,赵匡赞心里怎会没有个数,夹在汉辽之间,在朝廷逐步剪除南面割据势力的大环境下,他这个燕王与燕军的处境,只会越发尴尬。
他只有两个选择,一臣汉,二投辽,至于左右逢源,那才是真正的取死之道。赵思绾狼子野心,选择投辽,赵匡赞的心里,则始终更亲近大汉,毕竟渊源颇深,他父子事业的第二春就是在乾祐皇帝的支持下焕发的。
至于赵思绾一贯所说,汉廷会猜忌,但是,投靠辽国了,契丹君臣就会相信他们?当年,他父亲赵延寿替耶律德光效力十多年,治理幽燕,结果又如何,异族的猜忌一起,后果要严重剧烈得多。若非一场栾城大战,赵延寿当更早在契丹人的猜忌之下至死了。
“大王,高使君来了!”在赵匡赞沉思期间,卫士汇报。
回过神,赵匡赞立刻吩咐召见,还下意识整了整衣冠。卢龙观察使高防,“潞州三杰”之一,当年在刘承祐率龙栖军东出之时投效,并献上潞州。
刘承祐登基后,因幽州多变,边情不稳,在赵匡赞继位燕王之时,调高防北上,这一待,也差不多十年了。
高防实际上,算是朝廷驻幽州的代表,在赵匡赞对幽州的巩固方面,提供了不小的支持,毕竟代表着朝廷的权威。在与朝廷的联络交流之中,维系两方关系,消除误解矛盾方面,更付出了不少的精力。对刘承祐而言,幽州的维稳工作,高防有大功,同时兼有一定的情报工作。
事实上,对于高防所扮演的角色,赵匡赞是心知肚明的,对他的才干与品行,也素来敬重,多年下来,两个人配合得很有默契。
“不知大王唤下官何事?”高防已经54岁了,人苍老了不少,见到赵匡赞,保持着礼节。
“孤这里有一份上呈东京的奏章,想请高公给孤指点一二!”赵匡赞拿起一份亲自写好的本章,交给高防。
高防心中猜测,是关于幽州变局、契丹阴谋的事,但拿到手阅读后,面色为之一紧,变得严肃起来,看向赵匡赞:“大王欲请朝廷北伐?”
赵匡赞颔首:“契丹先动兵南侵雁门,又阴谋夺取幽州,显然其政策已变,汉辽之间,不复和平,大战随时可能爆发。与其被动等待辽兵来攻,战于国境,莫若集兵北上,夺取燕山诸塞,将契丹势力,彻底赶出塞南!”
闻言,高防想了很久,显然在慎重考虑,终于躬身应道:“下官愿与大王,一同署名!”
事实上,赵匡赞这封奏章,也算是彻底向朝廷表态,表明心迹了。他主动邀请汉师大举北伐,王师之来,幽燕也基本就彻底归服朝廷了。
同时,赵匡赞也是有些受够了被契丹人压在头上,时刻有兵临城下之危的日子,憋了近十年的怒怨,也需要发泄。
第208章 南北战略之争2.0
在北方局势陡变,汉辽冲突,乃至交兵,使得本就脆弱的汉辽和平瞬间支离破碎,回顾之下,七年的安定有如泡影,所谓的和议更是笑话。
因为辽军突然兵寇雁门关,引得东京朝堂上下,群议纷纷,不论文武,皆觉慨然,那是种被冒犯了的感觉。
此时,大汉的君臣们,正投入在进军江表、一统南方的热情中。而雁门的战事,就像一抔冷水,当头浇下,虽然水不多,但足够凉,凉至心底,并且足以将刘承祐的注意力再度牵扯回北方,而这一回,可就没有那么容易挪开目光了。
事实上,对于辽国这突然的发难,还是有些意外加疑惑的,意外其翻脸之快,疑惑他就派一万步骑。
所幸,大汉这些年在对辽方面的情报工作还是有不小的成果的,经过一番周折,军情司那边上报了。虽然没有过于详细的情况,但明确一点,北归的辽使萧护思向辽主汇报了些什么,在其觐见的第二日,辽军便南下了。
以大汉君臣的聪颖,自然第一时间把目光锁定在萧护思身上,并作出判断。刘承祐即令武德使李崇矩去调查,从与萧护思有接触的职吏口中,得知了萧护思南下的表现,分明就是秘密刺探大汉的虚实。
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人眼中,看出的结果也是不同的。作为辽国的北枢密,萧护思当然是有一定眼光的人,是以从其一路见闻中感受到了大汉的威胁,而辽帝也认可了此点,乃有后边的举动。
了解到此事,刘承祐心生愠怒,当即下令,将接待萧护思的官吏及军官,一并削职罢免,同时,武德司内部,监视萧护思的探事也做了处置。他们都是与萧护思接触最近的人,竟然对其异动,没有丝毫察觉,即便有“游山玩水、纵览风物”的理由作掩护。
嗯,那些被牵连的官吏,或许会感到委屈,毕竟此前为了维系汉辽之间的融洽关系,皇帝曾降谕,好生招待,礼遇辽使。他们虽有失察之嫌,不智表现,但终究还是被刘承祐迁怒了。
同时,回忆起萧护思在东京之时,几次与自己直接交流,都是相谈甚欢,谁曾想,在那张和善谦恭的面庞下,竟然含有如此机心与敌意,关键自己还没有什么察觉。
说到底,还是自己的注意力都在南面事务上,对于北方的辽国,虽说始终保持着警惕,并不时提醒自己,但又怎么可能真得做到时时将那种警惕记挂在心头?再加上,这些年,契丹人也确实称得上“安分”。
有刘承祐的思考,再辅以宰臣们的分析,很快就把情况基本搞清楚了。而万卒寇代的举动,虽然从中感受到了少许异样,但也暂时只能用“试探”来解释其举动。
杨业的胜利,使得积压在刘承祐心头的少许郁闷释放了许多,对于他的大胆出击,以少敌多,并战而胜之,刘承祐表现得十分高兴,并说道:“杨重贵果成名于此!”
斩首1879颗,其中契丹人就有728人,其余杀伤还不算在其中,而自身伤亡,则在千人以内,加上俘虏,加上缴获,实实在在的一场大胜,酣畅淋漓。大汉朝廷,乃至东京士民,多感振奋,对之都是多加褒扬,在皇帝的授意下,宣慰司也出来干活了。
不过,这种氛围下,还是有人站出来扫兴,说杨业贸然出击,有失守关城的风险,以麾下性命成就自己功勋,大杀辽兵恐引起两国大战……
对于这等言论,都不需刘承祐发话,枢密使柴荣当众就将那进言的御史给大骂了一顿。其后,左都御史崔周度,迫于群情,主动将那下属直接贬到地方上去了。
对此,刘承祐只是感慨,这世间终究还是愚者多,智者少,不识时务,自以为是的人,更比比皆是。
对于雁门大捷的有功将士,刘承祐自是不吝赏赐,杨业的爵位没有提升,仍为崞侯,不过加了“开国”,并提升禄粟,同时将其妻冯氏赐五品诰命,其长子杨延昭赐勋职,让杨业成功实现封妻荫子。
至于其下的康延泽等将校,也都是厚赏,伤亡优恤,功狗恩赐,用最直接的行为,彰显皇帝对于此战有功将士的态度。
恩诏一下,东京朝堂又起波澜,在京的武臣及禁军将校,纷纷上表,请求皇帝出兵北伐,请战奏表几乎堆满崇政殿的御案。
汉将们,有的是功业心作祟,有的是受杨业的胜绩所感染,统一战争虽然重要,同是功劳,但自古以来,还是对外战争、开疆拓土,更能激发有志之士的热血与豪情,更何况此次是契丹人主动搞事,而对于北面的强敌,上下也都抱有一定复仇雪耻的心理,毕竟任其在北疆猖狂几十年了。
有的人呢,则纯粹是凑热闹了。而禁军的高级将帅中,也多有下场表态的,比如韩通、孙立、李重进、李继勋等人。
包括赋闲多年的前侍卫司副帅王殷,也主动向刘承祐上表,希望能北伐从征。当年何福进病逝,朝廷选派北面都帅,任命都已经下达了,可惜王殷得意猖狂,行为放肆,为人弹劾,也触怒了刘承祐,直接被一撸到底,不只丢了北面都部署的帅位,还把侍卫副帅的军职也给丢了。
这些年,朝廷不论是取荆湖,还是灭蜀,王殷都曾主动请求出征,不过都被刘承祐给拒绝了,一是大汉不缺将校,何须他这个花甲老将,二则是,当年的不矩行为给刘承祐印象实在太差了。
这一次,也是王殷最后一次主动请命了,如果再不能给机会,他也就不作他想,忧忧郁郁地去过他的晚年了。
剩下的将帅中,慕容延钊、向训、赵匡胤也都没有轻易表态,这是三名政治成熟的将帅,心里清楚,下面闹得再积极,还得看皇帝的态度。而北伐的决策,可是朝廷头等的大事,需要朝廷诸公仔细讨论,全面筹算,不是轻易可下决定。
这些,都还是在京的将帅,而地方的将领们,尤其是河北的边军,虽奏表未至,但刘承祐已能料想到彼辈跃跃欲试之志,拳拳报国之心。
将帅请命的背景下,是一场事关大汉战略的争论,南北之争,这几乎是贯穿开国以来大汉战略方向的议题。
早年的时候,基本没有太大的争议,当时国家实力不足,战略环境也谈不上好,四面皆敌,且漏洞不少,那样的情况下,选择攻取南方,是最合理、风险最小、收益最高的选择。
即便如此,在乾祐四年,南征在即,辽军聚大兵南下,火神淀之乱,当时就有不少人提议北伐。为何,还是北塞残破的局面下,大汉上至君臣,下至军民,安全感不足。
在拓地淮南,西收秦凤后,国力渐富,兵势渐强,又有人向刘承祐建议北伐。当时辽国虽然也恢复了几年,但政治不稳定,宗室贵族叛乱不休,让人看到了机会。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在他们这些燕军老人看来,内部的矛盾,可以内部解决,似赵思绾之中纯因一己之私利私欲,里通外国,是不能容忍的。再者,做过契丹的顺臣,今臣服中原已久,相较之下,他们还是更愿意做大汉的臣属。
而赵匡赞发此叹,也只是有所感慨罢了。事实上,即便没有赵炎那档子事,赵思绾成功的可能性也不是很高。不说燕王安排的后手,朝廷那边对赵思绾又岂无防备,此前,若非有赵匡赞的维护,观察使高防早找机会将赵思绾给谋划至死了。
二将退下后,一名中年官员走了进来,面容清瘦,留有几绺胡须,气度从容。其人名叫宋琪,时任燕王府长史,相比于高防,此人才是协助赵匡赞处理民政事务的第一文臣,此番赵思绾事发,赵匡赞让宋琪去负责审理。
而其人,早年是契丹的进士,为赵延寿的僚属。说起来,赵延寿留给赵匡赞的军政资源,堪称丰富。
第207章 燕王心迹
“大王,经臣连续审查,鞫问党羽,共得赵思绾罪状十条,这是罪供,请大王审阅!”宋琪向赵匡赞禀道。
事态严重紧急,宜从权变,是故宋琪断事,也是从快,估计也熬了一整夜。看着他手中那一摞的案卷,赵匡赞问道:“赵思绾都认了吗?”
“供认不讳!”宋琪答道。
招了招手,赵匡赞接过案卷稍微看了看,表情倒还算平静。虽然宋琪共列了赵思绾罪状十条,但核心只有两条,一是密通契丹、阴谋作乱,二则是残忍好杀、草菅人命,至于其他什么贪污、伤人、奸淫、巧取、豪夺之类的,都是“小问题”了。
即便如此,看完宋琪的总结,赵匡赞的表情仍旧不免沉凝。尤其看到,赵思绾在这些年间,私下里杀人取乐,恣意戮害百姓是73人,赵匡赞威严的面容间更是怒意涌动,狠狠地拍了下大案,厉声道:
“孤素知赵思绾凶狠,却仍未料到,其竟残忍若厮。使无辜百姓,亡于其手,而未能及时发觉纠正,是孤之过也。孤的身边,竟然长期蛰伏着如此豺狼,思之后怕啊!”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赵思绾心如蛇蝎,作恶多端,自取灭亡,此之谓也。天都难以挽救他,今为大王所擒,亦是上天欲假大王之手,为民除害,惩治此大恶之徒……”宋琪向赵匡赞说道。
闻之,赵匡赞却摇了摇头,纠正道:“孤何德何能,岂敢代表天意?如宋公之言,赵思绾咎由自取罢了。再者,孤此前对其多加宽纵容忍,燕民之难,亦有孤的罪过!”
“大王有此心,堪称仁德,不必过于自责!今能纠察其行,批捕问罪,使其不再为害,可见大王之明睿!”宋琪拱手夸赞道。
对于宋琪这样的士大夫而言,赵匡赞这种引咎自责、揽罪己身的品德,是值得赞扬的,也符合他们的价值观。如果每个君主,都有这等觉悟,世间岂不是士大夫的极乐世界?
扬了扬手,赵匡赞恢复了严肃,吩咐道:“时下,边情有变,战端或发于迅雷之间,当以守御幽州为要。赵思绾暂且收押,等时局安稳后,再依法处置,给军民一个交代。”
“是!”宋琪应命,抬首,又请示道:“大王,幽州职吏之中,平日有不少与赵思绾往从甚密者,其府上也有一些才士,而今这些人,都已成擒,如何处置,还请大王示下!”
闻言,赵匡赞瞥了宋琪一眼,稍作沉吟,说道:“这些人,就交由宋雄仔细审查,无罪释,有罪罚!”
“是!”宋琪面上露出少许的郁闷。
宋雄乃是与宋琪并称“二宋”的幽燕名士,涉猎文史,善谈论,有气节,士流多推许之。时任幽州判官,素来断事公正,从无偏私。
看着宋琪,赵匡赞又说道:“倘若大战起,幽燕的民力、钱粮、布帛、军器,都需你主持调度,这些事务,再没有比你更熟悉更能胜任的了!”
听这话,宋琪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神色,拜道:“多谢大王委重,在下必竭力以报!”
收回落在宋琪身上的目光,赵匡赞心中却微微一叹,面前这位,堪称干才,佐弼自己多年,建树颇多,以其才干,就是为大国之相,也是没有太大问题。就是爱揽权,好结党,多少令主君不喜,赵匡赞已经是宽容的了,能重其才干,而容其小节。
“大王,那赵思绾想要求见!”告退前,宋琪向赵匡赞禀道。
“他还有何话想同孤说?”闻之,赵匡赞忍不住嗤笑一句,不过稍加考虑,还是说道:“命人把他带上堂来吧!”
“是!”
没有等太久,伴着一阵镣铐的拖动声,赵思绾被两名孔武有力的卫士,押上堂间。镣铐加身,毕竟赵思绾确实颇负勇力,以免其暴起发难。
此时的赵思绾,还穿着一身锦服,只是一身贵袍,并不能掩饰他的狼狈。见到赵匡赞,还是行了个礼,然后倨傲地站着。
见其这副姿态,赵匡赞怒由心起,死死地盯着他:“你追随我父子凡二十余载,孤念你多年效力之功,这些年来,可曾薄待于你?却不料你豺狼心性,背主忘恩,竟欲引辽军南下,谋取幽州,害我性命!”
面对赵匡赞的诘问,赵思绾却笑了笑:“大王此言,有失偏颇。先王也曾投靠契丹,为其大臣,替其守治幽燕,契丹灭晋,先王亦统率我等,从征立功。大王能有今日的地位,也是遗泽于先王,从效力契丹开始就有所铺垫。
先王能够做得,我赵思绾为何做不得?大王要做朝廷的顺臣,我一直颇不以为然,向使大王当初能够听取我的建议,我又何至于此!”
“呵!好一番悖言逆论,你狼子野心,竟至于厮!”听其狂言,尤其是对自己亡父评头论足,赵匡赞更生愤怒,冷笑道。
赵思绾也是放开了,昂首道:“我赵思绾,跟随大王,也是出生入死,战场之上,哪次不是身先士卒,亡命搏杀。先王病故,又是谁护送大王北上接位,力保王驾?契丹南寇,带领将士,与之浴血对抗的,还是我赵某人!
大王对我确实有恩,但我也以死报之!即便如此,我也决定,功成之后,留大王一命,绝无害你性命之意!”
听他这么说,赵匡赞以一种审视的目光看着他,道:“如此说来,还是孤薄待于你,还要感谢你对孤的宽仁吗?”
赵思绾默然几许,尔后道:“只可惜,我筹谋多时,竟坏于一下吏之手,又为心腹所叛,以致功败垂成。”
“你以为你失败的原因,仅在于此吗?”听其言,赵匡赞讽刺道:“自以为是,不识大体,看不清时局变化,看不见人心向背,意以一己私欲而行逆天之举,焉能不败!”
“罢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赵思绾闷着声音说道。
赵匡赞却是眉头一挑,讥笑道:“你主动求见孤,就是为了在孤面前,发此一番狂言厥词吗?”
闻言,赵思绾这下收敛了许多,迎着燕王的目光,跪倒在地,抱拳说:“大王,我自知罪责重大,族诛也不为过,并无求活之心,我有三个儿子,两子年长,享受了我的福荫,可随我伏法。
唯有幼子,岁不满一年,唯望大王能够全其一命,给我留下一丝血脉。至于我,听凭大王处置,无论何种死法,都无怨言。
若有来世,我仍愿效力于大王!”
赵思绾这番话,倒也发乎于肺腑,带着几分真情,这个滚刀肉的般的武夫,终究还是有其记挂的地方。微微一叹,赵匡赞说:“孤不至于害一孺子!”
这算是答允赵思绾留他一血脉,悉之,赵思绾以头磕地:“拜谢大王!”
直起身,赵思绾再度郑重地说:“大王,请再听我最后一言,务必警惕朝廷。燕军自成一系,迟早为朝廷所忌,还请当心!”
赵思绾显然是彻底钻进牛角尖,到死都拔不出来了。赵匡赞则道:“此事,孤自有主张,就不必你再费心了!”
等赵思绾被带下去,赵匡赞又是一叹,毕竟是多年追随的宿将,落个这样的结局,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事实上,对于燕军的处境,赵匡赞心里怎会没有个数,夹在汉辽之间,在朝廷逐步剪除南面割据势力的大环境下,他这个燕王与燕军的处境,只会越发尴尬。
他只有两个选择,一臣汉,二投辽,至于左右逢源,那才是真正的取死之道。赵思绾狼子野心,选择投辽,赵匡赞的心里,则始终更亲近大汉,毕竟渊源颇深,他父子事业的第二春就是在乾祐皇帝的支持下焕发的。
至于赵思绾一贯所说,汉廷会猜忌,但是,投靠辽国了,契丹君臣就会相信他们?当年,他父亲赵延寿替耶律德光效力十多年,治理幽燕,结果又如何,异族的猜忌一起,后果要严重剧烈得多。若非一场栾城大战,赵延寿当更早在契丹人的猜忌之下至死了。
“大王,高使君来了!”在赵匡赞沉思期间,卫士汇报。
回过神,赵匡赞立刻吩咐召见,还下意识整了整衣冠。卢龙观察使高防,“潞州三杰”之一,当年在刘承祐率龙栖军东出之时投效,并献上潞州。
刘承祐登基后,因幽州多变,边情不稳,在赵匡赞继位燕王之时,调高防北上,这一待,也差不多十年了。
高防实际上,算是朝廷驻幽州的代表,在赵匡赞对幽州的巩固方面,提供了不小的支持,毕竟代表着朝廷的权威。在与朝廷的联络交流之中,维系两方关系,消除误解矛盾方面,更付出了不少的精力。对刘承祐而言,幽州的维稳工作,高防有大功,同时兼有一定的情报工作。
事实上,对于高防所扮演的角色,赵匡赞是心知肚明的,对他的才干与品行,也素来敬重,多年下来,两个人配合得很有默契。
“不知大王唤下官何事?”高防已经54岁了,人苍老了不少,见到赵匡赞,保持着礼节。
“孤这里有一份上呈东京的奏章,想请高公给孤指点一二!”赵匡赞拿起一份亲自写好的本章,交给高防。
高防心中猜测,是关于幽州变局、契丹阴谋的事,但拿到手阅读后,面色为之一紧,变得严肃起来,看向赵匡赞:“大王欲请朝廷北伐?”
赵匡赞颔首:“契丹先动兵南侵雁门,又阴谋夺取幽州,显然其政策已变,汉辽之间,不复和平,大战随时可能爆发。与其被动等待辽兵来攻,战于国境,莫若集兵北上,夺取燕山诸塞,将契丹势力,彻底赶出塞南!”
闻言,高防想了很久,显然在慎重考虑,终于躬身应道:“下官愿与大王,一同署名!”
事实上,赵匡赞这封奏章,也算是彻底向朝廷表态,表明心迹了。他主动邀请汉师大举北伐,王师之来,幽燕也基本就彻底归服朝廷了。
同时,赵匡赞也是有些受够了被契丹人压在头上,时刻有兵临城下之危的日子,憋了近十年的怒怨,也需要发泄。
第208章 南北战略之争2.0
在北方局势陡变,汉辽冲突,乃至交兵,使得本就脆弱的汉辽和平瞬间支离破碎,回顾之下,七年的安定有如泡影,所谓的和议更是笑话。
因为辽军突然兵寇雁门关,引得东京朝堂上下,群议纷纷,不论文武,皆觉慨然,那是种被冒犯了的感觉。
此时,大汉的君臣们,正投入在进军江表、一统南方的热情中。而雁门的战事,就像一抔冷水,当头浇下,虽然水不多,但足够凉,凉至心底,并且足以将刘承祐的注意力再度牵扯回北方,而这一回,可就没有那么容易挪开目光了。
事实上,对于辽国这突然的发难,还是有些意外加疑惑的,意外其翻脸之快,疑惑他就派一万步骑。
所幸,大汉这些年在对辽方面的情报工作还是有不小的成果的,经过一番周折,军情司那边上报了。虽然没有过于详细的情况,但明确一点,北归的辽使萧护思向辽主汇报了些什么,在其觐见的第二日,辽军便南下了。
以大汉君臣的聪颖,自然第一时间把目光锁定在萧护思身上,并作出判断。刘承祐即令武德使李崇矩去调查,从与萧护思有接触的职吏口中,得知了萧护思南下的表现,分明就是秘密刺探大汉的虚实。
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人眼中,看出的结果也是不同的。作为辽国的北枢密,萧护思当然是有一定眼光的人,是以从其一路见闻中感受到了大汉的威胁,而辽帝也认可了此点,乃有后边的举动。
了解到此事,刘承祐心生愠怒,当即下令,将接待萧护思的官吏及军官,一并削职罢免,同时,武德司内部,监视萧护思的探事也做了处置。他们都是与萧护思接触最近的人,竟然对其异动,没有丝毫察觉,即便有“游山玩水、纵览风物”的理由作掩护。
嗯,那些被牵连的官吏,或许会感到委屈,毕竟此前为了维系汉辽之间的融洽关系,皇帝曾降谕,好生招待,礼遇辽使。他们虽有失察之嫌,不智表现,但终究还是被刘承祐迁怒了。
同时,回忆起萧护思在东京之时,几次与自己直接交流,都是相谈甚欢,谁曾想,在那张和善谦恭的面庞下,竟然含有如此机心与敌意,关键自己还没有什么察觉。
说到底,还是自己的注意力都在南面事务上,对于北方的辽国,虽说始终保持着警惕,并不时提醒自己,但又怎么可能真得做到时时将那种警惕记挂在心头?再加上,这些年,契丹人也确实称得上“安分”。
有刘承祐的思考,再辅以宰臣们的分析,很快就把情况基本搞清楚了。而万卒寇代的举动,虽然从中感受到了少许异样,但也暂时只能用“试探”来解释其举动。
杨业的胜利,使得积压在刘承祐心头的少许郁闷释放了许多,对于他的大胆出击,以少敌多,并战而胜之,刘承祐表现得十分高兴,并说道:“杨重贵果成名于此!”
斩首1879颗,其中契丹人就有728人,其余杀伤还不算在其中,而自身伤亡,则在千人以内,加上俘虏,加上缴获,实实在在的一场大胜,酣畅淋漓。大汉朝廷,乃至东京士民,多感振奋,对之都是多加褒扬,在皇帝的授意下,宣慰司也出来干活了。
不过,这种氛围下,还是有人站出来扫兴,说杨业贸然出击,有失守关城的风险,以麾下性命成就自己功勋,大杀辽兵恐引起两国大战……
对于这等言论,都不需刘承祐发话,枢密使柴荣当众就将那进言的御史给大骂了一顿。其后,左都御史崔周度,迫于群情,主动将那下属直接贬到地方上去了。
对此,刘承祐只是感慨,这世间终究还是愚者多,智者少,不识时务,自以为是的人,更比比皆是。
对于雁门大捷的有功将士,刘承祐自是不吝赏赐,杨业的爵位没有提升,仍为崞侯,不过加了“开国”,并提升禄粟,同时将其妻冯氏赐五品诰命,其长子杨延昭赐勋职,让杨业成功实现封妻荫子。
至于其下的康延泽等将校,也都是厚赏,伤亡优恤,功狗恩赐,用最直接的行为,彰显皇帝对于此战有功将士的态度。
恩诏一下,东京朝堂又起波澜,在京的武臣及禁军将校,纷纷上表,请求皇帝出兵北伐,请战奏表几乎堆满崇政殿的御案。
汉将们,有的是功业心作祟,有的是受杨业的胜绩所感染,统一战争虽然重要,同是功劳,但自古以来,还是对外战争、开疆拓土,更能激发有志之士的热血与豪情,更何况此次是契丹人主动搞事,而对于北面的强敌,上下也都抱有一定复仇雪耻的心理,毕竟任其在北疆猖狂几十年了。
有的人呢,则纯粹是凑热闹了。而禁军的高级将帅中,也多有下场表态的,比如韩通、孙立、李重进、李继勋等人。
包括赋闲多年的前侍卫司副帅王殷,也主动向刘承祐上表,希望能北伐从征。当年何福进病逝,朝廷选派北面都帅,任命都已经下达了,可惜王殷得意猖狂,行为放肆,为人弹劾,也触怒了刘承祐,直接被一撸到底,不只丢了北面都部署的帅位,还把侍卫副帅的军职也给丢了。
这些年,朝廷不论是取荆湖,还是灭蜀,王殷都曾主动请求出征,不过都被刘承祐给拒绝了,一是大汉不缺将校,何须他这个花甲老将,二则是,当年的不矩行为给刘承祐印象实在太差了。
这一次,也是王殷最后一次主动请命了,如果再不能给机会,他也就不作他想,忧忧郁郁地去过他的晚年了。
剩下的将帅中,慕容延钊、向训、赵匡胤也都没有轻易表态,这是三名政治成熟的将帅,心里清楚,下面闹得再积极,还得看皇帝的态度。而北伐的决策,可是朝廷头等的大事,需要朝廷诸公仔细讨论,全面筹算,不是轻易可下决定。
这些,都还是在京的将帅,而地方的将领们,尤其是河北的边军,虽奏表未至,但刘承祐已能料想到彼辈跃跃欲试之志,拳拳报国之心。
将帅请命的背景下,是一场事关大汉战略的争论,南北之争,这几乎是贯穿开国以来大汉战略方向的议题。
早年的时候,基本没有太大的争议,当时国家实力不足,战略环境也谈不上好,四面皆敌,且漏洞不少,那样的情况下,选择攻取南方,是最合理、风险最小、收益最高的选择。
即便如此,在乾祐四年,南征在即,辽军聚大兵南下,火神淀之乱,当时就有不少人提议北伐。为何,还是北塞残破的局面下,大汉上至君臣,下至军民,安全感不足。
在拓地淮南,西收秦凤后,国力渐富,兵势渐强,又有人向刘承祐建议北伐。当时辽国虽然也恢复了几年,但政治不稳定,宗室贵族叛乱不休,让人看到了机会。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