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战斗是在傍晚打响的,一开打鬼子就用炮火从三面猛轰大同。
  在这炮战方面守城的一方明显处于劣势。
  这是由于城外的部队有的是空间可以把火炮布设得很分散,同时目标很大,随便往城的方向轰,炮弹基本都能落入城内造成恐慌。
  而城内的部队,即便有炮兵也往往会因为空间问题无法展开,就算展开了也是密集的布设在一起很容易被敌人炮火覆盖。
  因此,鬼子打了几批炮弹后都没见城内还击。
  李云龙明白这个道理因此沉住气没开炮,他明白这很可能是鬼子在引诱独立团的炮兵还击。
  只要独立团的炮兵一开火,那火光和烟雾马上就暴露炮兵的位置,鬼子的炮弹马上就过来了。
  李云龙站在城头用望远镜看着鬼子一排排的炮弹飞进城内,爆炸后炸毁一幢幢建筑将百姓连人带物全埋在其中,不由暗骂了一声:“他娘的鬼子,跟老子玩阴的!”
  鬼子打了一会儿炮就停下了,然后就听黑暗中有翻译用华夏语在喇叭中喊道:
  “伪华北治安军的弟兄们,我们知道你们是迫于无奈才投靠八路的!”
  “太君说了,只要你们愿意投降,我们既往不咎!以前是什么官投降后还是什么官!”
  “投降吧!跟着八路军干是没有活路的!我们放开了东面,从东面出来就成啦!”
  ……
  另一面,又听到另一个喇叭在喊:
  “大同的父老乡亲们!太君要攻城啦,不想死的快点逃啊!”
  “东门没兵,想活命的都从东门跑!”
  “还有民兵弟兄,放下枪就还是良民,太君不会为难你们的!”
  ……
  还别说,这一招还真有点用,不一会儿就有些百姓聚在东门,但一看到在那驻防的战士又停下了脚步。
  会有这现像并不奇怪,有句话叫“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大同城里原本就有一些地主老财跟八路军不是同一条心,或者有些贪生怕死的人,还有些担心鬼子打进城后就会疯狂报复的……
  尤其是后者,鬼子新占领一座城市后杀个屠城三天是常有的事。
  这一方面是鬼子天性凶残,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战略威摄。
  比如大同城……八路军进攻鬼子驻守的大同城时就基本没有这个问题,因为百姓都知道八路军进城了不会怎么样,他们是自己人。
  但鬼子进攻八路军驻守的大同城就不一样了,百姓知道鬼子进城后会屠城,那现在有机会逃,逃还不逃?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生死关头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逃。
  说巧不巧,驻守东门的正好是宁杰的第23团,团长宁杰带着警卫连匆匆赶来守住了城门。
  虽然此时宁杰一干人身着八路军的军装……其实不是八路军军装,伪华北治安军军装的颜色与八路军相近,此时大同一时又找不到那么多军装,为了避免误伤,就只是找来布料制作一下八路军的军帽。
  (注:伪华北治安军的军帽是大盖帽,军帽换了就很容易识别)
  有百姓认出了宁杰,就上前劝说道:
  “宁团长,你看这形势,鬼子眼看就要打进来啦,你跟我们一块走吧!”
  “是啊,鬼子都说了,既往不咎!”
  “现在正好是个机会,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
  宁杰拔出腰间的手枪“砰砰”就朝天放了两枪,说道:“乡亲们,我宁某人从决定投诚八路军起,就一条心要走到底了!如果谁想要踏出这道门,就先过宁某这一关!”
  接着宁杰又回头冲着部下喊道:“还有你们!跟鬼子那么久了还看不明白吗?鬼子的话能信吗?谁要是敢做逃兵,老子第一个不放过他!”
  宁杰本是个斯文人,但此时这“老子”两个字不知不觉的脱口而出,而且心下还特别爽快……
  第1239章 攻城
  这事如果让李云龙来办的话,或许还会出现问题。
  也就是说,如果守东面的不是宁杰而是独立团的兵,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
  这不是说李云龙不够魄力,而是在他身边有一个赵刚。
  团长和政委之间的权力划分,往简单的说是“枪声一响就听团长的,其它时候听政委的”。
  这其实是为了战士们好理解而将问题简单化。
  其实是军事上的事听团长的,生活、思想、纪律等问题就听政委的。
  是否要让百姓出城这事显然不是军事上的问题……百姓是非战斗人员,于是处理这事或者说有决定权的是赵刚。
  赵刚会怎么解决呢?
  事后赵刚就说了这样一句话:“放百姓出城也没什么不好,难道还一直把他们拦在城里被鬼子炸?咱们之前是不知道,如果知道鬼子会来打大同,就先把百姓撤出去了!”
  后面一句话的确是八路军的一贯作风,在作战前如果有条件的话,出于保护百姓的需要会先把人民群从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打完仗再回来。
  但此一时彼一时。
  现在战斗已经打响了,这时候如果还放百姓出城就会面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一开始出城的百姓可能很少,就那么几十个。
  但百姓间消息传播其实是很快的,一个传一个不需要多久马上就传遍全城了。
  到时候大家都知道可以从东面出城,那走还是不走?
  当然是走啊!
  留在这又帮不上什么忙,咱们老百姓不会打仗,留在这等死吗?
  于是就恐慌性的往东面涌。
  此时如果混在百姓中的鬼子或汉奸再捣乱一下,只怕就要全城大乱。
  事实上,林芳太郎的计策比这更毒辣,他不只安排了人手在其中捣乱,还在东面埋伏了伏兵……
  只等着百姓从东门出城的时候就用部队反杀回来,到时候百姓肯定会被鬼子吓得不可控制的像潮水一样涌进城内。
  对于八路军来说,就是百姓在前鬼子紧跟其后,到时这仗怎么打?那什么半履带车、坦克、碉堡等等,完全就失去作用了吧?只需一个冲锋就被鬼子把大同给拿下了。
  城内包括独立团在内一共有六千多守军……独立团三千人、投诚的宁杰一部两千人被编为六营,另外还有百姓自发组织起来的民兵一千余人。
  这六千多守军要论拼刺刀的技术,除了独立团手中的突击步枪能发挥作用占上风,但这上风也很小,因为在人潮汹涌到处乱跑而且还是在黑夜的情况下,鬼子可以见人就杀,八路军却要分辩是百姓还是鬼子,这一来反应就会慢得多也投鼠忌器,何况百姓中还混有鬼子。
  于是结局是什么就不用说了,八路军驻守在大同的部队将全军覆灭,鬼子将以大伤亡比轻松的占领大同。
  林芳太郎这招不可谓不毒,而且还是一计套一计,只是他没想到守东面的不是八路军而是宁杰。
  此时宁杰的六营还没来得及指派教导员,而宁杰又一贯是实用主义的作风也对鬼子颇为了解,一眼就识破了鬼子的计谋,于是很干脆的就下令:“一个都不许放,无论是什么原因!”
  这个命令看起来有些不近人情,但实则却是不知不觉中为大同化解了一次危机。
  林芳太郎见城内始终没有乱也没人从东门出城,只得下令攻城。
  霎时三面的炮声又再次响了起来……东面依旧没有进攻,林芳太郎希望通过进攻给城内的百姓不断的施加压力,他认为只要压力够大让百姓恐慌,百姓总会有心理防线崩溃的那一刻。
  炮声只响了两分钟。
  这是由于林芳太郎是紧急调往大同攻城的,所带的补给并不多。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问题,后续冈村宁次已经组织了补给车队给110师团运送补给。
  然后,大批的鬼子就在指挥官的嘶哑的叫喊声中朝着指挥刀指示的方向进攻。
  林芳太郎进攻的战术是这样的:
  既然帝国在炮仗方面会占据优势,他认为就要抓住这点优势进攻。
  八路军有战车、有半履带车,其火力和防御都是帝国士兵无法抗衡的。
  但此时是黑夜,八路军只要一开火,炮兵观察员很快就能找到其火力点的位置并指示炮兵将其炸毁。
  只要突破城墙或城墙往后一段距离的防御进入民舍,林芳太郎认为这场仗就胜利一半了。
  因为到时打的就是近身肉搏是巷战,帝国士兵人多而且素质好的优势就能充分发挥,而敌人的战车、半履带汽车就成了废铁甚至是累赘。
  鬼子也就是这么打的,所以其步兵看似来势汹汹,但他们只是在佯攻,一旦遭到八路军的火力打击就马上成片的趴倒。
  此时,躲在暗处观察的炮兵观察员马上就会计算出火力点的位置并把它报告给炮兵。
  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一片炮弹呼啸而来将八路军的火力点炸毁。
  这让八路军这场防御战打得十分被动,李云龙看着火力点一个一个被鬼子敲掉只气得直骂娘。
  这的确是个棘手的问题。
  此时是夜里无法用飞机,如果要压制敌人炮火必须要用炮兵,而一旦用了炮兵又意味着会跟鬼子炮仗……城内与城外打炮仗又占优势。
  想了想,李云龙就下令:“全体都有,把鬼子放进来打!”
  李云龙这是下了狠心了。
  通常情况下守城的一方都不会轻易放敌人进城,因为这么打通常都意味着防线的优势荡然无存要跟鬼子打近战打巷战。
  但李云龙却反其道而行之。
  不过李云龙这做法却是正确的。
  因为城墙被敌人攻破进入巷战和把敌人主动放进来打巷战那是两回事。
  被敌人攻破是不可预知的位置闯入敌人,会使守军措手不及没有防备。
  但如果把敌人主动放进来,那就是八路军预设的战场,八路军可以决定位置、事先清空百姓并设下埋伏,甚至还可以决定放多少敌人进来……
  第1240章 伏击场
  独立团几个营的营长跟着李云龙的时间都不短了,李云龙这样一下令,他们马上就心领神会展开这“诱敌深入”的操作。
  首先是在城内靠近城墙的位置清出一片地来做伏击场。
  这片地可以是空地也可以是民舍,通常八路军是选择民舍,如果是空地做伏击圈就太明显了,鬼子也会谨慎进入不太容易上当。
  民舍在这方面就好得多,鬼子一看突破八路军的防御前方还是可以掩蔽的建筑,没多想马上就蜂涌而入,哪想到这些民舍其实是做过手脚的。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