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兵变
年轻的世子爷掀了披纱, 朝着披纱下的女子灿然一笑。
“虽还没有娶到你, 但是先过把瘾, 还是行的。”他道。
“哪有正经人家的盖头是这副模样的?”沈兰池道, “你这算不得揭盖头。”
“我不认。我这就是揭盖头了。”陆麒阳问。
“……”沈兰池无法, 答道, “依你依你依你, 年纪一大把,还这么厚脸皮。”
迎亲队吹吹打打,一路披红, 到了沈家门前。
沈兰池与陆麒阳站在沈家门前,跟着团簇众人,远远眺望了一眼骑在马上的陆兆业。
太子身着大红喜服, 面色冷峻, 丝毫未被周遭喜意融化。仿佛今日大婚的并非是他,而是他身后任何的哪一位, 他不过是个来作陪的。
“新郎官来啦!”
“讨喜钱!”
几个礼娘子拥了上去, 争先抛出了事先备下的问题, 只等着陆兆业答出。只是陆兆业半字未吐, 径直下了马, 朝被人扶出的沈桐映伸出了手。
半藏在大红衣袖的手掌……
沈兰池望见这一幕,隐隐约约觉得熟悉。
好半晌, 她才想起,那是前世她嫁给陆兆业时, 从大红盖头下瞥见的惊鸿一目。
而如今, 一切都已改变了。
嫁入的东宫的人不是她,她也不再是安国公府的小姐了。
“新娘子闺名作何?”
“新娘子爱杏色还是鹅黄?”
礼娘子娇俏的声音不绝,陆兆业却一言不发,沉默牵了沈桐映的手,便向外走去。临送沈桐映上花轿前,他回眸一望,恰好与沈兰池看了个对眼。
这一眼,恍惚令她又回到了前世,永嘉三年冬的风雪都扑面而来。她陡然低垂目光,不再与之对视。
此时,她的手掌忽然被人握住了。
陆麒阳反扣着她的掌心,在她耳畔低声道:“别怕,我在。”
沈兰池觉得掌心微暖,那场永嘉三年的风雪似乎已褪去了。
满目尽是红色,人群喧闹不已,恭喜与夸赞之声不绝于耳。
陆麒阳忽然低声道:“后来我闯入东宫的时候,只瞧见你已去了。我知道是陆兆业逼迫你喝了毒酒,所以我亦不会轻饶过他。前世如此,今生亦然。”
这声音轻飘飘的,落在喧闹人群里,转瞬被哄堂欢笑淹没不见,可沈兰池却听见了。
她倏忽僵住,被世子反扣的手轻颤了起来。
“你……你说什么?”她觉得眼眶里有热烫的泪水在打转,声音都有些哽咽了,“太吵了,我听不清。”
“你哥哥后来逃出来了,只是宋瑜荣被娘家接走,不愿跟着他过苦日子了。他去了泾南,再没了音讯,兴许是过上了他一直想要的日子。你的爹娘……我立了碑,在青湖。流放地太远,回不来。”
沈兰池听得耳旁声音,眼泪已潸然不绝,满面皆是。
可偏偏,身旁人还在继续说话——
“可我却抢不回你来……陆兆业将你葬在了帝陵里。”
——追封皇后,与帝同寝。青史工笔有载,帝后恩爱情深,鸳鸯伉俪。
明明周遭一片热闹喜气,沈兰池却在人群里无声地流着眼泪。
她唯恐被旁人发现,连忙低下头来,悄悄用袖口抹着泪水。
她想说些什么,可一张口,便变成了不能自抑的哭泣。
就在此时,人群里慢慢挤进了一人来,他艰难地走到陆麒阳身旁,道:“世子,时辰到了,该走了,二殿下不等人。”
陆麒阳点点头,对沈兰池道:“我明日就回来,你回家去安心睡一觉。”
说罢,他便转身离去。
沈兰池只来得及抬头,在朦胧泪眼里瞧见他渐渐淹没于人群的背影。
她早该发现的。
她早该猜到的。
旁边的几位妇人发现她蹲在地上,默默流着泪水,便好心地来搀扶她,道:“这位礼娘子是怎么了?你姐妹出嫁了,日后还会回娘家的,可莫要舍不得呀!”
“是个姑娘都要出嫁的,哪有在家里做一辈子千金的?擦擦眼泪,莫要伤心!”
沈兰池听着耳旁关切之语,拭去了面上泪水,哽咽道:“我与桐姐姐自小一块长大,看她出嫁,我有些舍不得,让你们见笑了。”
***
陆兆业接了新娘,转道回宫。
太子迎亲,不比寻常。依照大楚习俗,须得在朱雀街上游走三圈,以显天仪隆重。可他却无心领着身后的仪仗在朱雀街上游走,直直地入了宫。
他与沈桐映在帝后面前拜了天地,又拜了天神。待将入洞房之时,却并不去见沈桐映,而是回到了东宫书房。
几名下仆早已在书房内焦灼等候,见他来了,便道:“殿下,万事妥当。几位大人已在宫外等您。”说罢,便熟稔地替他解去身上披风与外袍,为他换上平日惯穿的玄色衣袍。
陆兆业微微颔首,眼神淡漠,道:“陆子响处有何动静?”
“二殿下还在宫中与群臣饮酒作乐。”
“宋家几名小将军亦是留在宫中。”
陆兆业见衣袖已正,便取过一把佩剑。他将宝剑慢慢拔出剑鞘,见剑刃银光铿然,便又将其归于鞘中,冷然道:“走罢,不可耽误了时辰。”
京畿卫兵,合宫城戍卫,此刻不过一万余人。而他陆兆业有三万人,便是用脚碾,都能将宫城打开,逼退陆子响。今夜一过,储君之位便再无忧患。
除非……
除非镇南王愿意助力陆子响。
可如今京城谣言四起,谁都在唱镇南王要反的歌谣。陛下与陆子响,又怎会用他?
想到此处,陆兆业的唇间浮出一个欠缺温度的笑。
春夜尚有料峭之意,只是京城浸在太子大婚的喜意中,满街俱是红灯高照,无端便多了一城暖意。一支轻骑已在夜色披掩下汇流,在朱雀街上留下马蹄与兵甲之声。为藏于夜色,人人皆穿玄色,这支轻骑便如一道乌黑的墨流,涌入大红一片的朱雀街。
过了朱雀门,便是光枢门。
此时,原本漆黑一片的光枢门上,忽而亮起了一片长灯。同时,便听得那城楼上传来一阵大喝:“太子且慢!”
陆兆业拽住缰绳,抬起手掌,示意身后众人停下马蹄。
他抬起头来,朝那灯火通明的城门上望去,却见到陆子响站在那里,面孔在灯笼光下模糊不清。
“父皇、母后尚在宫中,你驱策兵士,攻入宫中,这是千秋万载皆披骂名之事。若在光枢门停手,尚有挽回之余!”陆子响负手而立,声音铿锵。
陆兆业闻言,冷笑一声,喝道:“余地?你与父皇,并不曾给孤留下余地!”
因着四下极是安静,他这一声大喝,便传来重重回音。
“皇兄何苦如此?”陆子响憾然惋惜,摇头道,“不过是一个帝位,你便要与子响兵戈相见、同室操戈?如此一来,父皇与天家威严又何在?”
“好一句‘不过是一个帝位’!”陆兆业声音愈冷,“陆子响,那原本就是孤的储君之位!是你不分嫡长尊卑在前,如今有何颜面来质问孤?”
“皇兄,为了这储君之位,这些年你做的错事可还少?”陆子响闻言,愈发憾然,道,“当年沈辛殊收受贿赂,于科考一事上徇私舞弊,你却一意包庇,令多少寒门学子痛斥天家无情?河东水患,若非你一意孤行,定要让沈家门生揽得此功,又怎会让洪灾肆虐,令数万百姓流离失所!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可你为固储君之位,却视天下百姓为无物,又怎堪为帝?!”
陆子响口中件件桩桩,皆是陆兆业从前所做之事。陆兆业蹙眉,无可反驳,只能咬牙道:“陆子响,如今京中只有一万余卫兵,无法与孤相较!你若是此刻束手,孤念在兄弟手足之情,尚可让你做个闲王!”
听闻此言,陆子响也冷下了面孔。他向来是板着温雅笑面、一副风光霁月模样,如此冷意,实属少见。
“太子当真以为,我会不知道你今夜图谋?”他道。
待他说罢,陆兆业便看到他身后缓缓走出一人来。虽他有半个身子依旧藏匿于阴影之中,可陆兆业依旧一眼就认出来了——这身披轻甲、背负长弓的人,实在是太过熟悉了。
在那个梦境之中,他鸩杀了沈兰池,继而,便在东宫外见到了此人。他也如今夜一般,一身轻甲、背负长弓。虽望不见他的脸,但陆兆业知道,他必然也有梦中那样冷沉的眸光。
“陆……陆麒阳!”陆兆业怒喝一声,道,“镇南王府本就心思叵测,想要夺走我父皇的江山。陆子响,你竟还敢用镇南王?就算是借了镇南王府的兵力,令孤兵败于此,只怕明日,你也会死在镇南王手下!更何况这陆麒阳一介纨绔,他又有何能耐来阻挡孤?!”
话语间,已不如之前笃定。
陆子响却面不改色,淡然道:“太子多虑了,也不用耗费心力挑拨我与世子。我陆子响从来用人不疑。”
闻言,陆兆业忽然大震。
竟然是“不用费心挑拨我与世子”,而非“不用费心挑拨我与镇南王”,莫非这陆麒阳……
并非一无所长的纨绔子弟?!
心头一旦有了这个念头,陆兆业便陡然大惊,只觉得心底震骇一片。再仰起头来,便瞧见那城楼上的镇南王世子已朝他远远地拉开了弓。便是距离遥远,那弓弦引满的嚓然声响,也足以传到耳畔来,宛如一道绷紧了的心弦。
“保护太子殿下!”
“快保护太子!”
陆兆业定下心神,抬头直视那城楼,心道:如此遥远,便是陆麒阳有万般神力,也定然射不中自己。
于是,他怒喝一声,道:“攻城!”
下一瞬,他身后的轻骑便发出轰然暴动,铁蹄践过朱雀街,兵甲寒光似要割破夜色与月色。呐喊之声,倏然回响于九霄之间。
便是在这一片喧闹中,城楼上的陆麒阳不紧不慢地将弓弦张到最满,手中弦如一勾近满月。城楼上灯火煌煌,夜风哗然,扬起他乌黑长发。
一声轻响,他手中箭便如一道迅疾闪电,刺入夜空。
陆兆业抬首便见到一道锋芒迎目而来;下一瞬,两位随侍扑身而上,替他挡去这一箭。中箭者只来得及说罢一句“太子”,便跌落在地,淹没于茫茫马蹄之下。
不等陆兆业回过神来,接着又是第二箭、第三箭,每一箭都准确地瞄准了他的要害!
最后一箭,终于无人能挡,以迅捷之势,刺入了陆兆业的右肩。
肩上一痛,陆兆业的身子陡然低伏下去。他咬着牙,冷汗涔涔,忍痛道:“不碍事!必须攻入宫中。若不能让……若不能逼父皇废陆子响为庶人……一切便要付诸东流。”
他绝不可在此处倒下。
他身后兵士,皆是衷心耿耿。听闻此言,群情激昂,口中呐喊不断,冲杀入宫城,与宫中守卫交战到一处。原本金檐朱墙、歌舞升平的宫城,此刻只余兵戈交融、血溅长阶。
陆子响有一万兵士,陆兆业三万兵士,然而谁也不知道镇南王在京中有多少兵士。
陆兆业草草裹缚了伤口,便一路迎敌,连过光枢门、天驱门、夜微门。为庆祝太子大婚,宫城之中张灯结彩、满殿朱红;可这些大红灯笼尚未来得及熄灭,便又飞溅上了炽热血迹。雕着流云飞龙的白玉长阶,为黏稠血痕所染,似淌下了无数道朱红蜡泪来。
不知何时,陆兆业身后的兵士越来越少。却而代之的,则是另一支喊杀上前的军队。
陆兆业无需回头,也知道那是镇南王府的军士纷涌上前,如海水吞没海岸一般,尽数将他的部下蚕食。虽心底知悉的一清二楚,可陆兆业却不愿回头,只是一个劲地向前厮杀。
朝堂上下皆知,镇南王不屑于储君之争,对太子与二殿下皆无好面色。那世子陆麒阳不谙兵策,乃是个游手好闲的纨绔之徒。便是将其压入军营中,不过半日他也会逃出去四处玩耍。
为何镇南王府会出手相助陆子响?
莫非一切皆是一桩演了数年的戏,京城所有人都被蒙在鼓中?
喊杀声震天,可陆兆业却分明察觉到了败势。镇南王府的兵士,兴许不止五千、八千,或许有两万、三万……甚至是将那驻守别地的数十万,都调入了京城。
一股颓败感,涌上了陆兆业的心头。
几名军士沐血而来,喘着粗气,对陆兆业道:“太子殿下,情况有变,还是先撤出京城为好。”
陆兆业勒紧缰绳,染血的面孔冰冷一片,道:“孤乃大楚名正言顺的储君,并非作乱贼子,为何要撤出京城?”
“可是,殿下……”军士捂着受伤之处,艰难道,“此时撤走,尚能留军士一线生机。若是好好修生养息,他日尚可东山再起。可若是在此地,将部下尽数送葬,恐怕便没有来日了。”
陆兆业闻言,面孔愈冷。
他听着耳旁喊杀声,一阵沉默后,陡然暴怒道:“孤乃太子!军士部将,为孤赴死,乃是理所当然!你们便是断了腿脚,用手爬,都要爬到陛下面前去,令陛下传位于孤!”
几名军士闻言,略有寒心。可面前的太子鬓发凌乱、面色若狂,已不再是平日冷静沉着的主上了,谁也不敢在此时多言。
太子的军士已越来越少,倒在了马蹄下与血泊中。
终于,陆兆业被驱赶至天驱门与夜微门间。四扇朱门一落,陆兆业与几队残存兵士便被关入四四方方的门扇中。四面城楼上,陡然列起了数排弓箭手。
陆兆业策马四望,但见夜色里,天驱门的匾额似染了血一般艳红。
驱,马驰也。
天子驱马于此,携数军过宫门,故名为“天驱”。
陆兆业勒着缰绳,环视周遭严列弓手,面色颓败。他身后败兵残将,手牵累马,气喘吁吁。
在此刻,他终于察觉到有些累了。
夜微门宫门微开,一道身影自其间骑马而出。
若是旁人,本该避之不及,可他偏偏对陆兆业身旁将士熟视无睹,从容驱马至人前。火把光焰熊熊,依稀照亮他年轻俊秀面容。
“镇南王世子……”陆兆业捂住肩上箭伤,冷笑道,“你奉陆子响之命前来?”
陆麒阳默然不答,神情冷峻,恍如与夜色融作一片。铿然一声响,是他拔出腰间佩刀,手腕一动,刀锋银光便刺亮了周遭人的眼眸。
“世子,你可真是好耐性,演戏一演便是十数年。”陆兆业骑在马上,依旧满面冷漠,“你有这般能耐,就算是你帮了陆子响,他也不会视你如心腹。今日,你杀了孤;明日,父皇就会猜你疑你,令你与你父王落得与孤一个下场。”
陆麒阳反转刀身,冷淡道:“后事,便不由太子殿下操心了,麒阳自会处置。”
说罢,便要扬起刀刃。
“且慢!”陆子响的声音自城楼上传来,朗朗道,“太子到底是我亲兄长,我不忍杀他于此,还请镇南王世子刀下留人。不如将太子殿下交由父皇定夺,如何?”
陆麒阳闻言,悠悠将刀归还鞘中,道:“二殿下自行斟酌便是。”
夜微门重启,火光熊熊,今夜京城不眠。
***
洞房内,沈桐映已在喜床上坐了许久。
陆兆业久久未入洞房,她已将大红的袖口扯成了一团皱。终于,她耐不住了,一把扯下了红盖头,反手将喜桌上的物什尽数扫落在地。
哗然一团乱响,那些枣子干果、酒盏金杯,滚落了一地,满地尽是狼藉。几个丫鬟见了,扑上去忙着捡起来,一边道:“太子妃娘娘息怒!殿下兴许是被人绊住了腿脚,尚在前头喝酒呢!”
“绊住腿脚?喝酒?”沈桐映的身子晃了晃,额前花胜上坠下的金缕流苏一片乱摇,“他摆明了就是没把我这个太子妃放在心上,过了门便不会来碰我。”
说罢,她哈哈笑了几声,冷着眼站到了铜镜前,抚着自己面颊上伤疤,道:“罢了……不碰我便不碰我。只要能做太子妃,我什么都不在乎。”
几个丫鬟闻言,都不敢说话。
沈桐映自从毁了容,就变得脾性古怪阴沉,谁也不敢触她的逆鳞。
正在此时,外头匆匆跑来一个内监,满头皆是大汗,口中嚷着:“不好了!娘娘不好了!”
“出了什么事儿?”沈桐映冷声道,“只要不是太子殿下死了,都不必来告知我。”
“娘娘!”几个丫鬟为她的口出狂言而倒吸一口冷气,“慎言呐!娘娘!”
“太子……太子……”内监眼底涌出眼泪来,哭哭巴巴地,道,“太子本想趁着今夜起事,谁料却在光枢门前被镇南王世子三箭射下!如今太子被押入宫中,只怕是……凶多吉少……”
听闻此言,沈桐映大惊失色。
她抓住内监的肩,摇晃一阵,龇眉瞪目,怒道:“你说什么?你的意思是,我有可能不再是太子妃,不再是皇后了?!是不是?!”
“娘娘,太子现在是死是活都不知道呀!”内监哭哭啼啼的,又道,“且沈大人也遭了殃,陛下派了兵去,前刻已将几位大人都抓了去,等着押入监牢了!”
沈桐映闻言,一阵恍惚,道:“哪个沈?”
“是您家的那几位大人……”内监道,“沈庭康大人,与沈辛殊大人……”
“那我伯父呢?!”沈桐映又逼问道。
“这,这,奴才不知道……”内监被她凶恶神情吓到,说话结结巴巴的,“奴才也不清楚外头到底是什么状况,只是听说,二殿下拦住了抄那安国公府的军士……哎哟不对,人家现在不是安国公府了……”
沈桐映陡然失力,跌坐在地。
摔倒时,她的手撞翻了搁在一旁的喜烛。那蜡烛摔落在地,点燃了大红的帷帐,嚓然燃起一片火焰。很快,这火色便与洞房的喜色交织为一片。
“虽还没有娶到你, 但是先过把瘾, 还是行的。”他道。
“哪有正经人家的盖头是这副模样的?”沈兰池道, “你这算不得揭盖头。”
“我不认。我这就是揭盖头了。”陆麒阳问。
“……”沈兰池无法, 答道, “依你依你依你, 年纪一大把,还这么厚脸皮。”
迎亲队吹吹打打,一路披红, 到了沈家门前。
沈兰池与陆麒阳站在沈家门前,跟着团簇众人,远远眺望了一眼骑在马上的陆兆业。
太子身着大红喜服, 面色冷峻, 丝毫未被周遭喜意融化。仿佛今日大婚的并非是他,而是他身后任何的哪一位, 他不过是个来作陪的。
“新郎官来啦!”
“讨喜钱!”
几个礼娘子拥了上去, 争先抛出了事先备下的问题, 只等着陆兆业答出。只是陆兆业半字未吐, 径直下了马, 朝被人扶出的沈桐映伸出了手。
半藏在大红衣袖的手掌……
沈兰池望见这一幕,隐隐约约觉得熟悉。
好半晌, 她才想起,那是前世她嫁给陆兆业时, 从大红盖头下瞥见的惊鸿一目。
而如今, 一切都已改变了。
嫁入的东宫的人不是她,她也不再是安国公府的小姐了。
“新娘子闺名作何?”
“新娘子爱杏色还是鹅黄?”
礼娘子娇俏的声音不绝,陆兆业却一言不发,沉默牵了沈桐映的手,便向外走去。临送沈桐映上花轿前,他回眸一望,恰好与沈兰池看了个对眼。
这一眼,恍惚令她又回到了前世,永嘉三年冬的风雪都扑面而来。她陡然低垂目光,不再与之对视。
此时,她的手掌忽然被人握住了。
陆麒阳反扣着她的掌心,在她耳畔低声道:“别怕,我在。”
沈兰池觉得掌心微暖,那场永嘉三年的风雪似乎已褪去了。
满目尽是红色,人群喧闹不已,恭喜与夸赞之声不绝于耳。
陆麒阳忽然低声道:“后来我闯入东宫的时候,只瞧见你已去了。我知道是陆兆业逼迫你喝了毒酒,所以我亦不会轻饶过他。前世如此,今生亦然。”
这声音轻飘飘的,落在喧闹人群里,转瞬被哄堂欢笑淹没不见,可沈兰池却听见了。
她倏忽僵住,被世子反扣的手轻颤了起来。
“你……你说什么?”她觉得眼眶里有热烫的泪水在打转,声音都有些哽咽了,“太吵了,我听不清。”
“你哥哥后来逃出来了,只是宋瑜荣被娘家接走,不愿跟着他过苦日子了。他去了泾南,再没了音讯,兴许是过上了他一直想要的日子。你的爹娘……我立了碑,在青湖。流放地太远,回不来。”
沈兰池听得耳旁声音,眼泪已潸然不绝,满面皆是。
可偏偏,身旁人还在继续说话——
“可我却抢不回你来……陆兆业将你葬在了帝陵里。”
——追封皇后,与帝同寝。青史工笔有载,帝后恩爱情深,鸳鸯伉俪。
明明周遭一片热闹喜气,沈兰池却在人群里无声地流着眼泪。
她唯恐被旁人发现,连忙低下头来,悄悄用袖口抹着泪水。
她想说些什么,可一张口,便变成了不能自抑的哭泣。
就在此时,人群里慢慢挤进了一人来,他艰难地走到陆麒阳身旁,道:“世子,时辰到了,该走了,二殿下不等人。”
陆麒阳点点头,对沈兰池道:“我明日就回来,你回家去安心睡一觉。”
说罢,他便转身离去。
沈兰池只来得及抬头,在朦胧泪眼里瞧见他渐渐淹没于人群的背影。
她早该发现的。
她早该猜到的。
旁边的几位妇人发现她蹲在地上,默默流着泪水,便好心地来搀扶她,道:“这位礼娘子是怎么了?你姐妹出嫁了,日后还会回娘家的,可莫要舍不得呀!”
“是个姑娘都要出嫁的,哪有在家里做一辈子千金的?擦擦眼泪,莫要伤心!”
沈兰池听着耳旁关切之语,拭去了面上泪水,哽咽道:“我与桐姐姐自小一块长大,看她出嫁,我有些舍不得,让你们见笑了。”
***
陆兆业接了新娘,转道回宫。
太子迎亲,不比寻常。依照大楚习俗,须得在朱雀街上游走三圈,以显天仪隆重。可他却无心领着身后的仪仗在朱雀街上游走,直直地入了宫。
他与沈桐映在帝后面前拜了天地,又拜了天神。待将入洞房之时,却并不去见沈桐映,而是回到了东宫书房。
几名下仆早已在书房内焦灼等候,见他来了,便道:“殿下,万事妥当。几位大人已在宫外等您。”说罢,便熟稔地替他解去身上披风与外袍,为他换上平日惯穿的玄色衣袍。
陆兆业微微颔首,眼神淡漠,道:“陆子响处有何动静?”
“二殿下还在宫中与群臣饮酒作乐。”
“宋家几名小将军亦是留在宫中。”
陆兆业见衣袖已正,便取过一把佩剑。他将宝剑慢慢拔出剑鞘,见剑刃银光铿然,便又将其归于鞘中,冷然道:“走罢,不可耽误了时辰。”
京畿卫兵,合宫城戍卫,此刻不过一万余人。而他陆兆业有三万人,便是用脚碾,都能将宫城打开,逼退陆子响。今夜一过,储君之位便再无忧患。
除非……
除非镇南王愿意助力陆子响。
可如今京城谣言四起,谁都在唱镇南王要反的歌谣。陛下与陆子响,又怎会用他?
想到此处,陆兆业的唇间浮出一个欠缺温度的笑。
春夜尚有料峭之意,只是京城浸在太子大婚的喜意中,满街俱是红灯高照,无端便多了一城暖意。一支轻骑已在夜色披掩下汇流,在朱雀街上留下马蹄与兵甲之声。为藏于夜色,人人皆穿玄色,这支轻骑便如一道乌黑的墨流,涌入大红一片的朱雀街。
过了朱雀门,便是光枢门。
此时,原本漆黑一片的光枢门上,忽而亮起了一片长灯。同时,便听得那城楼上传来一阵大喝:“太子且慢!”
陆兆业拽住缰绳,抬起手掌,示意身后众人停下马蹄。
他抬起头来,朝那灯火通明的城门上望去,却见到陆子响站在那里,面孔在灯笼光下模糊不清。
“父皇、母后尚在宫中,你驱策兵士,攻入宫中,这是千秋万载皆披骂名之事。若在光枢门停手,尚有挽回之余!”陆子响负手而立,声音铿锵。
陆兆业闻言,冷笑一声,喝道:“余地?你与父皇,并不曾给孤留下余地!”
因着四下极是安静,他这一声大喝,便传来重重回音。
“皇兄何苦如此?”陆子响憾然惋惜,摇头道,“不过是一个帝位,你便要与子响兵戈相见、同室操戈?如此一来,父皇与天家威严又何在?”
“好一句‘不过是一个帝位’!”陆兆业声音愈冷,“陆子响,那原本就是孤的储君之位!是你不分嫡长尊卑在前,如今有何颜面来质问孤?”
“皇兄,为了这储君之位,这些年你做的错事可还少?”陆子响闻言,愈发憾然,道,“当年沈辛殊收受贿赂,于科考一事上徇私舞弊,你却一意包庇,令多少寒门学子痛斥天家无情?河东水患,若非你一意孤行,定要让沈家门生揽得此功,又怎会让洪灾肆虐,令数万百姓流离失所!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可你为固储君之位,却视天下百姓为无物,又怎堪为帝?!”
陆子响口中件件桩桩,皆是陆兆业从前所做之事。陆兆业蹙眉,无可反驳,只能咬牙道:“陆子响,如今京中只有一万余卫兵,无法与孤相较!你若是此刻束手,孤念在兄弟手足之情,尚可让你做个闲王!”
听闻此言,陆子响也冷下了面孔。他向来是板着温雅笑面、一副风光霁月模样,如此冷意,实属少见。
“太子当真以为,我会不知道你今夜图谋?”他道。
待他说罢,陆兆业便看到他身后缓缓走出一人来。虽他有半个身子依旧藏匿于阴影之中,可陆兆业依旧一眼就认出来了——这身披轻甲、背负长弓的人,实在是太过熟悉了。
在那个梦境之中,他鸩杀了沈兰池,继而,便在东宫外见到了此人。他也如今夜一般,一身轻甲、背负长弓。虽望不见他的脸,但陆兆业知道,他必然也有梦中那样冷沉的眸光。
“陆……陆麒阳!”陆兆业怒喝一声,道,“镇南王府本就心思叵测,想要夺走我父皇的江山。陆子响,你竟还敢用镇南王?就算是借了镇南王府的兵力,令孤兵败于此,只怕明日,你也会死在镇南王手下!更何况这陆麒阳一介纨绔,他又有何能耐来阻挡孤?!”
话语间,已不如之前笃定。
陆子响却面不改色,淡然道:“太子多虑了,也不用耗费心力挑拨我与世子。我陆子响从来用人不疑。”
闻言,陆兆业忽然大震。
竟然是“不用费心挑拨我与世子”,而非“不用费心挑拨我与镇南王”,莫非这陆麒阳……
并非一无所长的纨绔子弟?!
心头一旦有了这个念头,陆兆业便陡然大惊,只觉得心底震骇一片。再仰起头来,便瞧见那城楼上的镇南王世子已朝他远远地拉开了弓。便是距离遥远,那弓弦引满的嚓然声响,也足以传到耳畔来,宛如一道绷紧了的心弦。
“保护太子殿下!”
“快保护太子!”
陆兆业定下心神,抬头直视那城楼,心道:如此遥远,便是陆麒阳有万般神力,也定然射不中自己。
于是,他怒喝一声,道:“攻城!”
下一瞬,他身后的轻骑便发出轰然暴动,铁蹄践过朱雀街,兵甲寒光似要割破夜色与月色。呐喊之声,倏然回响于九霄之间。
便是在这一片喧闹中,城楼上的陆麒阳不紧不慢地将弓弦张到最满,手中弦如一勾近满月。城楼上灯火煌煌,夜风哗然,扬起他乌黑长发。
一声轻响,他手中箭便如一道迅疾闪电,刺入夜空。
陆兆业抬首便见到一道锋芒迎目而来;下一瞬,两位随侍扑身而上,替他挡去这一箭。中箭者只来得及说罢一句“太子”,便跌落在地,淹没于茫茫马蹄之下。
不等陆兆业回过神来,接着又是第二箭、第三箭,每一箭都准确地瞄准了他的要害!
最后一箭,终于无人能挡,以迅捷之势,刺入了陆兆业的右肩。
肩上一痛,陆兆业的身子陡然低伏下去。他咬着牙,冷汗涔涔,忍痛道:“不碍事!必须攻入宫中。若不能让……若不能逼父皇废陆子响为庶人……一切便要付诸东流。”
他绝不可在此处倒下。
他身后兵士,皆是衷心耿耿。听闻此言,群情激昂,口中呐喊不断,冲杀入宫城,与宫中守卫交战到一处。原本金檐朱墙、歌舞升平的宫城,此刻只余兵戈交融、血溅长阶。
陆子响有一万兵士,陆兆业三万兵士,然而谁也不知道镇南王在京中有多少兵士。
陆兆业草草裹缚了伤口,便一路迎敌,连过光枢门、天驱门、夜微门。为庆祝太子大婚,宫城之中张灯结彩、满殿朱红;可这些大红灯笼尚未来得及熄灭,便又飞溅上了炽热血迹。雕着流云飞龙的白玉长阶,为黏稠血痕所染,似淌下了无数道朱红蜡泪来。
不知何时,陆兆业身后的兵士越来越少。却而代之的,则是另一支喊杀上前的军队。
陆兆业无需回头,也知道那是镇南王府的军士纷涌上前,如海水吞没海岸一般,尽数将他的部下蚕食。虽心底知悉的一清二楚,可陆兆业却不愿回头,只是一个劲地向前厮杀。
朝堂上下皆知,镇南王不屑于储君之争,对太子与二殿下皆无好面色。那世子陆麒阳不谙兵策,乃是个游手好闲的纨绔之徒。便是将其压入军营中,不过半日他也会逃出去四处玩耍。
为何镇南王府会出手相助陆子响?
莫非一切皆是一桩演了数年的戏,京城所有人都被蒙在鼓中?
喊杀声震天,可陆兆业却分明察觉到了败势。镇南王府的兵士,兴许不止五千、八千,或许有两万、三万……甚至是将那驻守别地的数十万,都调入了京城。
一股颓败感,涌上了陆兆业的心头。
几名军士沐血而来,喘着粗气,对陆兆业道:“太子殿下,情况有变,还是先撤出京城为好。”
陆兆业勒紧缰绳,染血的面孔冰冷一片,道:“孤乃大楚名正言顺的储君,并非作乱贼子,为何要撤出京城?”
“可是,殿下……”军士捂着受伤之处,艰难道,“此时撤走,尚能留军士一线生机。若是好好修生养息,他日尚可东山再起。可若是在此地,将部下尽数送葬,恐怕便没有来日了。”
陆兆业闻言,面孔愈冷。
他听着耳旁喊杀声,一阵沉默后,陡然暴怒道:“孤乃太子!军士部将,为孤赴死,乃是理所当然!你们便是断了腿脚,用手爬,都要爬到陛下面前去,令陛下传位于孤!”
几名军士闻言,略有寒心。可面前的太子鬓发凌乱、面色若狂,已不再是平日冷静沉着的主上了,谁也不敢在此时多言。
太子的军士已越来越少,倒在了马蹄下与血泊中。
终于,陆兆业被驱赶至天驱门与夜微门间。四扇朱门一落,陆兆业与几队残存兵士便被关入四四方方的门扇中。四面城楼上,陡然列起了数排弓箭手。
陆兆业策马四望,但见夜色里,天驱门的匾额似染了血一般艳红。
驱,马驰也。
天子驱马于此,携数军过宫门,故名为“天驱”。
陆兆业勒着缰绳,环视周遭严列弓手,面色颓败。他身后败兵残将,手牵累马,气喘吁吁。
在此刻,他终于察觉到有些累了。
夜微门宫门微开,一道身影自其间骑马而出。
若是旁人,本该避之不及,可他偏偏对陆兆业身旁将士熟视无睹,从容驱马至人前。火把光焰熊熊,依稀照亮他年轻俊秀面容。
“镇南王世子……”陆兆业捂住肩上箭伤,冷笑道,“你奉陆子响之命前来?”
陆麒阳默然不答,神情冷峻,恍如与夜色融作一片。铿然一声响,是他拔出腰间佩刀,手腕一动,刀锋银光便刺亮了周遭人的眼眸。
“世子,你可真是好耐性,演戏一演便是十数年。”陆兆业骑在马上,依旧满面冷漠,“你有这般能耐,就算是你帮了陆子响,他也不会视你如心腹。今日,你杀了孤;明日,父皇就会猜你疑你,令你与你父王落得与孤一个下场。”
陆麒阳反转刀身,冷淡道:“后事,便不由太子殿下操心了,麒阳自会处置。”
说罢,便要扬起刀刃。
“且慢!”陆子响的声音自城楼上传来,朗朗道,“太子到底是我亲兄长,我不忍杀他于此,还请镇南王世子刀下留人。不如将太子殿下交由父皇定夺,如何?”
陆麒阳闻言,悠悠将刀归还鞘中,道:“二殿下自行斟酌便是。”
夜微门重启,火光熊熊,今夜京城不眠。
***
洞房内,沈桐映已在喜床上坐了许久。
陆兆业久久未入洞房,她已将大红的袖口扯成了一团皱。终于,她耐不住了,一把扯下了红盖头,反手将喜桌上的物什尽数扫落在地。
哗然一团乱响,那些枣子干果、酒盏金杯,滚落了一地,满地尽是狼藉。几个丫鬟见了,扑上去忙着捡起来,一边道:“太子妃娘娘息怒!殿下兴许是被人绊住了腿脚,尚在前头喝酒呢!”
“绊住腿脚?喝酒?”沈桐映的身子晃了晃,额前花胜上坠下的金缕流苏一片乱摇,“他摆明了就是没把我这个太子妃放在心上,过了门便不会来碰我。”
说罢,她哈哈笑了几声,冷着眼站到了铜镜前,抚着自己面颊上伤疤,道:“罢了……不碰我便不碰我。只要能做太子妃,我什么都不在乎。”
几个丫鬟闻言,都不敢说话。
沈桐映自从毁了容,就变得脾性古怪阴沉,谁也不敢触她的逆鳞。
正在此时,外头匆匆跑来一个内监,满头皆是大汗,口中嚷着:“不好了!娘娘不好了!”
“出了什么事儿?”沈桐映冷声道,“只要不是太子殿下死了,都不必来告知我。”
“娘娘!”几个丫鬟为她的口出狂言而倒吸一口冷气,“慎言呐!娘娘!”
“太子……太子……”内监眼底涌出眼泪来,哭哭巴巴地,道,“太子本想趁着今夜起事,谁料却在光枢门前被镇南王世子三箭射下!如今太子被押入宫中,只怕是……凶多吉少……”
听闻此言,沈桐映大惊失色。
她抓住内监的肩,摇晃一阵,龇眉瞪目,怒道:“你说什么?你的意思是,我有可能不再是太子妃,不再是皇后了?!是不是?!”
“娘娘,太子现在是死是活都不知道呀!”内监哭哭啼啼的,又道,“且沈大人也遭了殃,陛下派了兵去,前刻已将几位大人都抓了去,等着押入监牢了!”
沈桐映闻言,一阵恍惚,道:“哪个沈?”
“是您家的那几位大人……”内监道,“沈庭康大人,与沈辛殊大人……”
“那我伯父呢?!”沈桐映又逼问道。
“这,这,奴才不知道……”内监被她凶恶神情吓到,说话结结巴巴的,“奴才也不清楚外头到底是什么状况,只是听说,二殿下拦住了抄那安国公府的军士……哎哟不对,人家现在不是安国公府了……”
沈桐映陡然失力,跌坐在地。
摔倒时,她的手撞翻了搁在一旁的喜烛。那蜡烛摔落在地,点燃了大红的帷帐,嚓然燃起一片火焰。很快,这火色便与洞房的喜色交织为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