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第392章 贺喜(三更)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辅是朝中勋贵主战派之首,他一沉默立刻影响到了周征和张昊,两人有些无奈地对视一眼,并没有再开口说话,神色显得颇为黯然。
  像张辅一样,周征和张昊也清楚平叛交趾和大明整体利益之间的利害关系,虽心有不甘但却无可奈何,毕竟大明不仅仅有交趾,还要为两京十三省的百姓考虑。
  如今连张辅这个当年打下了交趾的功臣都动摇了继续平叛的念头,那么周征和张昊岂能再坚持下去?
  骞义和夏元吉也暗自摇着头,虽然两人有心维护交趾,可谁成想连沐晟也败了,这无疑会使得平叛困难重重,拖累大明的百姓。
  说到底,骞义和夏元吉是文官,不仅要维护大明的疆土,还要心系百姓的民生,主战的意愿要弱于张辅和周征、张昊。
  既然张辅现在被杨士奇和杨荣驳得无言以对,周征和张昊也都闭口不语,两人也唯有望而却步。
  况且,从宣德帝的那一声叹息中,在场的众人都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了宣德帝并不愿意再打这场劳民伤财的仗了,以免拖累了他所指定的休养生息的国策。
  杨士奇和杨荣不由得暗中松了一口气,要想说服张辅和骞义等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不是王通在关键时刻帮了一个大忙,送来了沐晟被黎利击败的战报,恐怕很难使得张辅和骞义等人让步。
  随后,杨士奇和张辅等人纷纷看向了宣德帝,经历了一番唇枪舌剑般的争执,内阁、六部和军阁在交趾问题上的意见终于趋于了一致,剩下的事情就是宣德帝来做出最终的决定。
  宣德帝确实有意放弃交趾,交趾战事的发展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倘若拖延下去必将耗费大量军资,进而影响到大明的元气,。
  “镇武伯,你如何看待此事?”
  如今,现场的重臣们都已经赞同或者默许了从交趾撤兵,宣德帝的心中不由得轻松了许多,正要下旨从交趾撤兵,册封陈暠为安南国国王,无意中注意到了立在那里的李云天,想到李云天从始至终未发一言,不由得有些好奇地开口问道,想听听李云天的意思。
  在宣德帝看来李云天并不是那种沉默寡言之人,更不会因为忌惮杨士奇和张辅等人的权势而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交趾一事上肯定有自己的看法。
  听闻此言,杨士奇和张辅等人不由得齐刷刷看向了李云天,也想知道李云天对交趾战事的看法。
  “皇上,臣今天来,其实是向皇上报喜的。”在众人的注视下,李云天微微一笑,冲着宣德帝一拱手,出人意料地说道。
  “报喜?”宣德帝顿时面露诧异的神色,颇为愕然地望着李云天,弄不懂他这是唱得哪一出,交趾的战事已经糟糕到如此地步,还有什么事情能在它面前称之为喜事?
  “镇武伯,喜从何来?”杨士奇和张辅等人也糊涂了,作为李云天的恩师,杨士奇不由得狐疑地问道。
  “禀少保,下官当年在湖口县为官的时候,妾室陈氏的家人曾经派人去海外游历,历经六年颠簸,终于于今年年初的时候回来,从海外带来了一些粮食种子,试种后获得了丰收。”
  李云天起身走到他先前的餐桌旁,拿起桌上的那三个小袋子,有条不紊地向杨士奇说道,“下官觉得这是一件喜事,故而带进宫献给皇上。”
  说着,李云天打开了其中一个袋子,从中抓了一把拇指长短、外面裹着外壳的东西,微笑着展示给了现场的众位官员。
  杨士奇和张辅等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外面裹着外壳的怪异东西,不由得对视了一眼,相互间用眼神询问着对方,都不知道是何物。
  “镇武伯,此乃何物?”张辅仔细打量了花生一番,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颇为好奇地问道。
  “禀太师,此物来自海外一个名为‘印加帝国’的番邦,“印加”寓意‘四州之国’。”
  李云天向张辅一躬身,举起手里的那些带着外壳的东西侃侃而谈道,“此物乃当地的一种农作物,由于花期过后果实就在地中声称,故而下官称其为‘落花生’,也可称为‘花生’。”
  “花生?”张辅不由得品味了这个古怪的名字一番,虽然他还是不清楚这个花生是何物,不过总算知道是从地里长出来的东西。
  花生是南美洲一代的农作物,历史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才开始在旧大陆传播,大约十六世纪前期传入明朝,由沿海传入内陆地区的速度很慢,直到乾隆末年花生仍然是稀见的筵席食品
  所谓的旧大陆,指的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欧洲人所认识的世界,包括欧洲、亚洲和非洲。
  而新大陆,主要指的就是美洲。
  当年,李云天与陈凝凝的婚事确定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与陈伯昭进行了密议,让陈伯昭出钱资助一次海外游历,准备派人去美洲探险。
  李云天之所以想着要去美洲探险,并不是为了在青史留名什么的,而是看中了美洲大陆上的农作物,据他所知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前那些农作物并没有在旧大陆出现。
  当然了,李云天并不是一时间心血来潮想要这样做的,伴随着郑和几次下西洋,大明的航海技术无疑已经位于世界的顶尖水准,已经具备去美洲探险的能力。
  如果陈伯昭肯出一笔钱,再加上李云天厚着脸皮从家中要来的资金,那么足以完成这次海外探险。
  陈伯昭对李云天的这个做法感到非常奇怪,他弄不明白李云天好好的为何要派人到海外去,海上不仅风云莫测,而且路途艰险,去海外游历可是九死一生。
  不过李云天的态度异常坚决,他告诉陈伯昭,倘若此次出海成功那么陈伯昭将会留名大明的史册。
  说实话,陈伯昭当时并不愿意出资,因为按照李云天的要求他要出的将是一笔巨资,可李云天即使湖口县知县又是他未来的女婿。
  因此陈伯昭一咬牙随了李云天的心意,最终掏出了那笔钱,就当是送给陈凝凝的嫁妆了。
  得到了陈伯昭的资助后,李云天的手上有了充足的资金,他将这笔钱交给了李大牛的大哥李大虎,由李大虎在南京招募了那些跟随郑和下西洋、经验丰富的船工和护卫,买下一艘海船后混杂在走私的船队中浩浩荡荡地下了南洋。
  李大虎与李大牛一样,都是忠于李云天的李氏一族的子弟,李云天金榜题名前一直在账房当伙计,识文断字,比李大牛的脑袋灵光多了,故而被李云天选中。
  李云天给了李大牛一张依照记忆画出来的航海图,让他率船前去美洲大陆,任务是带回美洲大陆农作物的种子。
  为了能确保航行中补充资金,李云天不得不让李大虎边做生意边航行。
  由于此次任务万分凶险,为了打消李大虎的后顾之忧,李云天承诺收他的儿子为义子,将其培养成人,并为他父母养老送终。
  李大虎见李云天如此重视这次远洋探险,因此决定誓死完成他的交代,毅然登船离去。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虽然也有海禁,但与清朝不同,它的民间贸易虽被禁止,但官船、南洋船、县船却并未禁绝,对民间沿海的船只也仅限制为不利远航的平底船及严禁民造双桅船,因为渔船不可能大到有双桅。
  而且,明代并没有禁那些近海船只,仅规范了远洋船只,以制止国内粮食外流,及违禁品比如铜及铜制钱的外移,造成国内物价不稳定及米价等民生必需品高涨的情形,甚至引发粮食危机。
  尽管大明海禁实施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走私和打击海盗,但实际上真正受到打击的却沿海的渔业及国内的沿海贸易,因为海盗和走私反而因为海禁的存在而更为猖獗活跃,带来了非常大的消极影响。
  嘉靖时期,唐枢在《复胡梅林论处王直》中提到实际的情形:若其私相商贩,又自来不绝,守臣不敢问,戍哨不能阻,盖因浩荡之区,势难力抑。一向蒙蔽公法,相沿数十百年。然人情安于睹记之便,内外传袭,以为生理之常。
  由此可见,明朝的海上贸易异常发达和繁荣,否则也不会有了郑和的七下西洋。
  作为大明的朝廷命官,李云天自然不可能明目张胆地让李大虎从事走私,故而打着海外游历的旗号汇报给了宣德帝。
  李大虎一走就是五六年,期间杳无音信,李云天还以为他不慎死在了海上,可今年过年后忽然得到了李大虎的消息。
  按照李云天给的那份航海图,李大虎边做生意边探路,历经千难万苦后终于抵达了美洲大陆的印加帝国,成功完成了李云天的使命,在印加帝国受到了热烈欢迎,收集到了足够多的粮食种子。
  而后,李大虎又历经艰难险阻回到了大明,将所带来的粮食种子交给了陈伯昭,由陈伯昭安排人秘密试种,看看其所带来的种子是否有活性。
  非常幸运,由于采用了合理的贮存方法,那些种子在播种后绝大部分都得以成活,进而收获颇丰。
  两天前,陈伯昭派人给李云天送来了一些李大虎所带种子成熟后所结的果实,其中就包括了花生,因为李云天一直忙着公务,所以将这件事情给耽搁了下来,这次正好趁着进宫将花生等物献给宣德帝。

章节目录